官庄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1395|回复: 5

官庄年俗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5-7-10 18:39:1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红楼听雨 于 2015-7-10 18:48 编辑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官庄年俗

        过了腊月初八,在农村就已经进入过年模式。而过年的风俗,却因为地域的差异也显得五花八门,这就是官庄人常说的“家住三五里,各处一乡风”。
      在诸多年俗中,最能代表官庄的,当数杀年猪、打豆腐、扯挂面、接老祖、煮圆子、贴对联。这些是基本的,有些人家还有自己小家族的特别年俗,这里限于篇幅就不祥表。

      杀年猪

      猪是自家养的猪,当然也有在市场买来的,那是为了图个热闹。自家养的猪,多半从年初就捉来饲喂,不吃饲料,一年下来也就一二百斤。这种猪是真正的土养猪,猪肉口感好,营养全面。杀年猪一定要赶在立春前,立春过后制不成腊肉,据说容易坏,保留不了长远。为了赶在立春前,同时又要尽量接近年关,那么自然就将杀年猪的时间缩短在一定的范围。时间短了,猪屠户可就忙了,往往一天要辗转5、6家,饭都顾不上吃。猪屠户一年当中也就是腊月大赚一笔,当然那是极端辛苦钱,没有人眼红。有年猪杀的人家,过了腊月初十,就要和猪屠户商定哪天轮到自己家。有时情形紧张,这家还在剁肉,未及清场,腰桶就被另一家抬走,让另另一家扑空。把腰桶抬回家,取得资质,就吆喝庄子上几个棒小伙牵猪脚。一个“牵”字轻描淡写,其实牵猪脚可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,一要力气,二要技巧。比如拎尾巴的,一个匆猛子把猪尾巴獠到,拎起后半身让蹄子不着地。这样猪就没了力气。猪屠户借机撩起猪的双耳,其他一干人等才能上前,合力把二百斤的大家伙扳倒于案板之上。这时候不等于就稳操胜券,关键是捉猪尾的人要有气力,一边用左手下压猪尾,努力让猪的后半部使不上劲;一边用右手抓住猪的后档往上提,让猪后脚划不到案板的边沿。这样,纵使再烈性的猪,也使不上半点力气。何况就在此时,猪屠户已经“白刀子进,红刀子出”了,猪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下完蛋了,只得等死。不过,也有在千钧一发之际,烈猪挣脱于众“刽子手”而逃之夭夭的先例,问题就出在獠猪尾的人终是欠了火候,让烈猪钻了空子。拎猪尾的人之技巧还在于,不能用身体压住猪身,那样在放血时不彻底,致臀部肉质泛红,影响观瞻。

      打豆腐

       打豆腐和杀年猪几乎是伴生的,一般杀年猪当天打豆腐居多。打豆腐的“打”字,是官庄的土语,一般叫做豆腐。自家打豆腐在上世纪的农村标志着两件大事发生:一个是表示进入过年模式,一个是表示有红白喜事了。无论过年还是办喜事,打豆腐都很讲究忌讳,特别是打过年豆腐,若是豆腐好又多,明年一定人财两旺;若是豆腐少又稀,明年一定触霉头。所以,打豆腐不得不认真对待,先在洗黄豆的水井边烧几刀黄钱请之再三,然后清理黄豆杂质,去除霉豆和瘪豆,将有瑕疵黄豆挑出喂猪,保证做豆腐的黄豆尽量纯正,这是硬件要求。另外还有语言方面的忌讳,在打豆腐的过程中不准说寡、少、稀、霉等等字样。其次,有些特别讲究的人家,不准女的插手,全程都由男人操作。这是对女性的一种严重歧视,是民俗文化中的糟粕。除了自家做豆腐,也有人家为了省事,就到豆腐坊定做豆腐。豆腐坊在官庄流传达数百年,在上世纪70年代,每个村民组、居民点都有至少一家豆腐坊。当时的乡村,物质十分匮乏,食品主要是素食,而素食的代表就是豆腐,所以豆腐销量很大,豆腐坊也就到处都是。豆腐坊是专业的,能把豆腐做到极致。豆腐坊做豆腐,工序繁多,首先是浸黄豆。黄豆要浸5、6小时。浸好了黄豆,就用水磨加工,磨成浆糊状,兑水煮沸冷却,滤出豆腐渣后继续入锅煮沸,再舀出,冷却至70度左右,冲进备用的石膏水。此为“点卤”,制作豆腐关键技术就是点卤,点卤很成功,豆腐就多而嫩;不成功,几乎没有豆腐全是水。豆皮是素食中的佳品,也是补品,它是黄豆的精华。豆皮是在加工豆腐过程中形成的高级衍生品,很紧俏,价格高。但豆皮捞得多,豆腐质量就相应下降,这就是老板最难把握的取舍。

    扯挂面


      相较于做豆腐,扯挂面更是技术活。技术好不但面色白,而且细长,口感滑溜,久煮不糊。技术不过关,扯出的面像泥鳅一样,短而粗,下锅还不经煮。扯挂面需要两个日子完成,头天傍晚和面,第二天早上上架。上架之前,湿面是盘在案板上的,经盘条、上筷、行面等工序。上架之后,关键功夫就是“扯”了。粗粗的湿面困在面筷上,一头插进面架上横条板的眼里,两手轻拽面筷的两端缓缓地有节奏地下拉,这可不是一步到位的哦,要分多次、视情况、半由君子半由臣,一点也不能心急,从面架这一头到那一头,逐筷逐筷下拉,完了又从头再起。往往数架挂面轮作,以便把握时间节奏。约莫两个小时,所有面筷的另一头都插进面架下横条板,整个“扯”的过程结束,就等阳光给其晒干。扯挂面一般不在自家完成,都交给面坊制作。有些是将小麦与面坊交换。村民过年扯面,不只是自家食用,多半等到正月拜年送给亲友或者给亲友回萝,意为“长来长往”,不过现在基本没有这个风俗了,以自家食用为主。乡下人若有城里的亲友,挂面都是带给城里亲友的,城里人最喜欢乡下手工挂面,劲道好,味道浓。

        接老祖

       接老祖回家过年,是有确定的日子:农历腊月24日。这一天家家都准备祭品—鸡、鱼、肉三牲,由父亲带子女上坟山烧纸钱祭拜,口中念念有词,大意是老祖你回家过年,晚辈来接你了云云。有些人家没有人手,不能上坟山接,或者24这一天天气不好,无法上坟山烧纸,就于24日当晚在大门外烧纸摆案接祖。待老祖接回的每个日子,吃饭之前都要念叨一番:老祖吃中饭了哈、老祖吃晚饭了哈。按理,有接必然有送,一般应该是正月十五过完年就送走,可是很少有人家履行这种程序,老祖啥时候走的,往往被忽略了。
      
      煮园子

      煮园子没有确定的日子,但都在老祖接回之后。园子的原料家家不尽相同,有人以糯米为主,有人以山芋粉为主。不论是糯米为主还是山芋粉为主,外面都敷一层玉米粉,起相互不粘连作用。现在不少人家每年在春三月时节采摘山上一种叫毛香的野菜晒干,做园子时掺杂其中,煮出来喷香喷香的撩人食欲。本来是炸园子,为何说煮?据说是在煮的过程中忌讳说“炸”,一说到“炸”,沸腾的锅中香油就会溅起,“炸”得满屋子都是。园子煮好后,家里任何人不得尝鲜,由主妇装一满碗送到堂厅香案上,让接回的祖宗先尝,以示孝悌。约莫十来分钟,确定老祖食用完毕,主妇就说,“我们可以尝了”,一家人才开始享用。煮园子也是件很琐碎的家务,现在很多人家图省事,一般都从菜市场购买。这无疑削减了过年气氛,老人往往对此不高兴。

      贴对联

      到腊月三十,几乎所有围绕过年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,剩下一件事,就是贴对联。当然贴对联那得有对联,对联是在老早就找人定制好的。官庄文化氛围浓厚,一般不喜欢用超市买来的对联,有些单位为了乘机做广告,挨家赠送对联,有些人家照贴,但多数不愿贴那千篇一律没有个性的印刷品对联。官庄人作兴手写对联,觉得有品位有气氛。于是毛笔书法较好的人此时就吃香了,天天被人家请去露一手。还有具备一定书法功底的人干脆就在街面摆摊现场书写对联,引得路人纷纷围观争抢。贴对联也有一定讲究,按竖体从右至左的习惯,上联在右边,下联在左边。贴倒了往往被人耻笑。那么,如何确定上下联呢?按联律,平声收尾的为下联,仄声收尾的是上联。对联如何贴,只要懂汉语拼音的就不难了。
贴对联的时间一般在年三十的下午至傍晚,官庄有个讲究,就是贴好对联了,忌讳要债,你作为债权人,要赶在你的对象贴对联之前要债,一旦对联贴上,你要债就违背乡风俚俗,轻者被唾骂,重者要挨打。作为债务人,你也不能把对联贴得很早,要等债权人来过,有个交代才合适,毕竟乡下人债权债务以大年为界,一般债务不过大年。
            
        守年夜

       年夜之前加个守字,特别有用意。守,就是蹲守,防止跑了。可见人们对年的眷念。官庄人守夜,本身并不寂寞。不像城里人,以自家为中心,邻居不相往来,难免守夜久了,话题就枯燥了。官庄的风土民情一向讲究睦邻友好,谁家大小事都是众人抬着,平时吃饭喝酒,都是你家有我家人,我家有你家人,更不用说过年。除了串门聊天,还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,有舞龙灯、狮子灯的,有唱小场戏的,有上寺庙祭神的,也有推牌九打老克的,到12点并不难捱。12点一到,家家鞭炮齐鸣,因为时间集中,其场面热闹程度超过初一出行。说到出行,并不是说初一要到哪儿去,而是一种仪式,表现形式就是放鞭炮。原来的官庄不作兴年夜12点放鞭炮,只在大年初一放出行鞭。12点放鞭炮,是舶来品,因了近年在外打工做生意的多了,把城里风俗引到乡下。无论12点放鞭炮,还是初一出行放鞭炮,特别讲究预兆,最忌讳鞭炮不响,要是不响,表示第二年家境不顺。所以买鞭炮都是慎之又慎,挑选信得过的店家购买。

       拜新年
      

       拜年是官庄年俗中最后一道“工序”。官庄人第一天拜年很有讲究,最怕赶上落雨。有说法第一天出门落雨,今后只要出门就会落雨。所以,初一如果落雨,几乎很少看到拜年的。这是以前,现在生活节奏加快,就顾不上许多了,初一无论啥天气,拜年者仍然络绎不绝。拜年有顺序的,老古话叫“有岳父先拜岳父,无岳父先拜干娘”。除此,就是母舅、或者外婆家老表。母舅为大自不必说,母舅过世,母舅家老表也是为大,“家婆家老表能抵小母舅”,说的就是这意思。母舅拜罢,依次是姑爷、姨夫,再就是平辈的年长者。平辈互拜,因为多而拖得长,一般到正月十五为界。俗语说“拿刀割麦,遇到拜年客”虽是夸张说法,但也说明,官庄人对拜年很看重,耗时最多。以前拜年带礼物少不了两样,一是卦面,二是方片糕。回萝也少不了两样,挂面和方片糕,曰“长(常)来长(常)往”、“糕(高)来糕(高)去。拜年论顺序也不是绝对,主要看所拜对象在什么方位,如果在自家下方,即使是母舅也要退到其次,选上位方向的长辈先拜。因为官庄人讲究一年预兆,第一次出门能“上”不能“下”。拜年所带礼物,挂面和方片糕只是引子,主要礼品少不了烟酒,外加一包红糖。红糖价值虽小,却一直都将其作为话题:“正月寡手,带四两糖看看您老”、“晚辈不懂事,一年到头也莫得见我四两糖”。说是四两,那是千古传言,实际不会只有四两,一般是整斤,也有八两九两的,那个怪不得送礼人,是店家的潜规则:糖和黄烟从无足秤。随着外来文化的侵入,如今官庄拜年风俗急遽变化,诸如“长来长往”、“糕来糕去”等等乡风俚俗已经渐行渐远了,小场戏、舞龙灯,赶庙会等传统文化活动也淡出人们视野。


发表于 2015-7-11 17:06:59 | 显示全部楼层
难得讲得这么仔细。
发表于 2015-7-14 16:55:52 | 显示全部楼层
小时候我家杀猪,我家三个叔叔都会来帮忙,不过印象最深的是我三佬翻小肠,我二佬淘猪毛,我小佬最喜欢吃猪尾巴,我们那还有一个人喜欢吃猪眼睛!!
我家打豆腐,我可是帮不少忙的。常常给妈妈打下手。


发表于 2015-7-23 10:27:37 | 显示全部楼层
很全面,也很生动,
发表于 2015-8-8 10:57:40 | 显示全部楼层
过年真热闹啊。

点评

写得好  发表于 2016-3-19 20:39

QQ|站点统计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官庄论坛 ( 皖ICP备12011772号 )

GMT+8, 2024-4-28 17:23 , Processed in 0.134278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