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庄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1884|回复: 5

格律诗创作谈(3)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3-4-29 10:26:5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红楼听雨 于 2013-4-29 14:20 编辑

        诗词格律第一讲  平仄
     上篇讲到格式一和格式二,这两种格式,以第一种平起入韵式应用居多。第三种格式是仄起入韵式,例:
     李商隐《无题》
见时难别亦难,东风力百花残。
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烛成灰泪始干。
晓镜愁云鬓改,吟应觉月光寒。
蓬山此去无多路,鸟殷勤为探看。
仄平平仄仄平,平平仄仄平平。
平平仄仄平平仄,仄仄平平仄仄平。
仄仄平平仄仄,平仄仄仄平平。
平平仄仄平平仄,仄平平仄仄平。
        以上相、无、青位原本应是仄声,此处平声不出律;但、夜位原本应是平声,此处仄声不出律,因为不存在三平尾和孤平情况。
        格式四,仄起不入韵式,例:杜甫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
剑外传收蓟北,初闻泪满衣裳。
妻子愁何在,漫卷诗书喜欲狂。
白首歌须纵酒,青春作伴好还乡。
峡穿巫峡,便下襄阳向洛阳。
仄仄平平仄仄,平平仄仄平平。
平仄仄平平仄,仄仄平平仄仄平。
仄仄平平仄仄,平平仄仄仄平平。
仄平平仄,仄仄平平仄仄平。
       以上两首都有“看”字,这里的看字明显是平声,而现代汉语拼音看字是仄声,如何解释?这就回到新旧声韵上来了。在旧韵中,看字既是平声,也是仄声,而且意思没有不同。像这种一字两声,意思一致的字总的有十几个,大家有韵书时自己可以对照。
        由举例可以看出这样一个规律,不论是八句的律,还是四句的绝,都是平起平落,仄起仄落。这是由第三句粘出来的。第一句与第二句,第三句与第四句平仄相对,而第三句与第二句要粘。所谓粘,就是粘连的意思,如上例“却看妻子愁何在”就是粘第二句“初闻涕泪满衣裳”的,除了第五字和尾字,其余完全一致。粘对规律是:第一与第二对,第二与第三粘,第三与第四对。若是五律七律,五句以后以此类推。如此一粘一对,使律诗形成了循环往复、抑扬顿挫的效果,形式的美感也由此产生。
发表于 2013-4-29 10:49:45 | 显示全部楼层
讲座去繁就简,通俗易懂,谢谢版主。你上次讲到拗救,我想请教一下。先举个例子:唐人贺知章《回乡偶感》“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,儿童相见相识,笑问客从处来?”这首诗的第三句不字,当平而仄,而尾句的何字是当仄而平,请问这算不算何字救不字?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4-29 12:38:15 | 显示全部楼层
     是的。这叫隔句救。“儿童相见相识”,原本平仄应是:平平仄仄平平仄,由于字的出现,变成了平平仄仄平仄了。其实这也不算大拗,属于可救可不救范畴。大师当时的出发点,后句的“何处来”的何字未必是要救前句的不的,只是妙手天成而已。何字在这里和不字一样也小拗了,成了互救。
发表于 2013-4-29 12:43:16 | 显示全部楼层
虚心学习,顶贴支持!

最近看楼主这些知识的帖子,不错,唯一可惜的是,如果在去年论坛每日浏览量、点击率高时候就发出这些知识帖子,受益者更多。总之还是支持楼主分享!
发表于 2013-5-18 18:51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{:soso_e179:}
发表于 2013-5-19 19:24:54 | 显示全部楼层
楼主辛苦了,为官庄文化事业殚精竭虑,历史会给你记一笔。

QQ|站点统计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官庄论坛 ( 皖ICP备12011772号 )

GMT+8, 2024-4-29 05:38 , Processed in 0.109601 second(s), 1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