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庄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1364|回复: 4

方 书 记(小说)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3-4-19 20:09:1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方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华得瑞
      “爹爹在世对我说,男女交谈是非多,她哪里有心来看我,我哪里有心看娇娥…….”德和手舞足蹈地秀了一段黄梅戏《天仙配》,一双眼睛滴溜溜地转动,然后得意洋洋地说:
      “我唱得怎样?好听吧?我的嗓子,我的嗓子毫不逊于方江,比他还好。”
       在稻谷场纳凉的年轻人都笑了,德和的心“咯噔”了一下,便和同龄人据理力争起来。
       方江是区黄梅戏剧团的当红小生,村子里的名人。整个村庄都姓方,17岁的德和喊他哥。其实德和也去过区黄梅戏剧团,面试的人嫌他个子小,气得他学了一门油漆匠的手艺。但是过了若干年后,他们两个人都成了名人,都是村里的书记,一个是村支部的方书记,一个是麻将桌上输钱的方书(输)记。
       德和人小鬼机灵,没几年就学会了油漆师傅的所有技术,然后凭着一技之长北上打工。当时村子里手艺工只有5块钱一天工资,他在北方一天能挣25块钱,据说德和爹娘整天乐得笑不拢嘴。
      一门心思赚钱,25岁的德和还有其他的心事,也就自然落下找个媳妇的事。这年德和在北京一家家具厂上班,天天琢磨着自己的心事。
有一天下午天气闷热,喷漆工作后的德和感到无比的口渴,他就一个人跑到厨房拿个葫芦瓢从水桶里舀了一瓢水,“咕噜噜”喝了一个饱。开门,喝水,发出的声响引起住在隔壁人的注意。
“谁呀?”隔壁的厨师红娟喊道。
“我。”德和不假思索地回答道,他是看不起这个来自四川的红娟。红娟是他同事小王的媳妇,屁股大,胸大。
德和轻轻关上厨房的门,转身就要离开,这时隔壁的门“吱呀”地响了一下,突然伸出一只手将德和拎了进去,就活像拎一只小鸡那般。完事后,德和想哭,他觉得自己失身是一件耻辱的事。
打这之后,德和想娶老婆,就大把大把寄钱回家,父母给他盖了一栋当时村里唯一的两层小洋楼,并给他到处张罗媒婆媒人。这年过年回家时,德和系着红色领带,穿着黑亮的皮鞋,光彩照人。
“小根,我混得不错吧?”德和展示了一下自己身上的名牌外套,一双眼睛滴溜溜地转动着说:“我比方江过得还要潇洒,他这干部一天能混多少钱?对吧……..”
小根和小发叼着德和派发的红双喜,一个劲的点头称是,因为方江自黄梅戏剧团解体后就利用关系进了村里当上村文书,日子过得很紧吧。
媒人给德和物色了一个对象,是邻村的一个漂亮的姑娘,媒人说姑娘对德和有那个意思。
“开理发店的?在县城开理发店的………”德和想了一下,便拒绝了媒人。他觉得,自己几年在外打工的阅历是不会看错了人。多年后,就是这个姑娘在县城从事美容行业身价超过几千万,德和后悔不已,这是后话。
第二年开春,德和注册35万开了一个拆迁公司,带了几十个劳工在苏州一带发展业务。头几个月,接一些小活儿。但为了维持生计必须接大活儿,他又借钱发展门路跑项目。不知道什么原因,其中两个项目花了业务费但没有拿下。举步艰难的德和遣散了一大部分劳工,自己带着一小部分劳工投靠了另外一个拆迁公司。
一直等待东山再起的德和忍声吞气,在别人的拆迁公司干了两年,所赚的钱全部还了银行的利息。这年夏天的某一天,他自己和劳工一起干活,一不小心从三楼掉了来,摔短两根肋骨,命保住了但陷入了官司。
在家休养的这一年,德和天天混在麻将桌上,屋漏偏遭连阴雨,天天输钱,村子的同龄人给他封了一个绰号“方书(输)记”。而此时,同村的方江已经当选为村支部书记。
伤愈后,德和重操旧业做起油漆匠。他每年到北京打工挣钱还债,尽管欠了一屁股的债,33岁的德和还是一脸的精神,依然到处张罗找媳妇。
那一日几个人在打麻将,小发说:
“你也是书记,你现在没有方江快活了吧?
“我方书记哪里逊差别人啊?!我照样吃香的喝辣的,他要是欠了别人几十万,他不整天哭天呼地啊…….我就是现在差了一个老婆,不过我能找一个比他媳妇好的……..”
“你也不用找老婆,你家下面不也有一个啊……..”
几个哈哈大笑起来,德和一脸严肃地说:
“你们别瞎说,林超会打你……..”
原来德和去年过年晚上在林超家打麻将,结束时给了林超的媳妇一百块钱,被同伙打牌的小发看见后就从此一直开这玩笑。
“对了,方江去年在县城买了房子,45万,一次交清…九索…他这村支书一个月也就两三千,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读大学,他哪里有钱…白板!”小根边打牌边闲扯道。
“方书记,你比不上那个方书记吧?”
“一桶…他以前是唱戏的,我能跟他比啊……再打一桶,他奶奶的。”
发表于 2013-4-19 20:18:24 | 显示全部楼层
{:soso_e179:}顶一个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4-19 20:28:33 | 显示全部楼层
众里寻你 发表于 2013-4-19 20:18
顶一个

谢谢
发表于 2013-4-19 22:02:28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红楼听雨 于 2013-4-19 22:16 编辑

      欣赏又一篇佳作。徳和的个性塑造得好,有啊Q的影子。通过对两个底层小人物不同命运的对比,反映了当今社会秩序的失序。基础差不多,一个从政,一个从商。结果是从政的风光无限,从商的困苦潦倒,这是莫大的讽刺。这也印证了当下考公务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社会乱象。社会机制好的国家,没有哪个行业特别拥挤,也没有哪个行业特别门庭冷落。个人看法:小小说拉的战线太长,以至于在叙述中总是“这年,这一年,又一年”,围着时间和空间打转。小小说适宜于抓住一个断面铺开,这样对人物更容易把握,避免了数萝卜下窖的叙述缺陷。
发表于 2013-4-19 22:04:39 | 显示全部楼层
{:soso_e179:}我顶。

QQ|站点统计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官庄论坛 ( 皖ICP备12011772号 )

GMT+8, 2024-5-16 07:11 , Processed in 0.045124 second(s), 1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