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庄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2958|回复: 0

中国画的运笔技巧(学习与交流)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1-4-23 14:38:5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中国画的运笔技巧
    中国绘画的最显著特点,是以墨线为基础。中国画家不仅用它来表现一切物象的轮廓、明暗、质感,而且还用它来揭示物象的内在精神和画家的思想感情。因此中国画的线条具有一定的独立的美学价值。清代大画家石涛,提出“一画论”的观点,他说:“一画者,众有之本,万象之根。”中国画家就是运用一管柔毫,通过种种不同性质的墨线,为大千世界传神写照的。所以,如何用笔画线,就成了能否画好中国画的首要问题。
    南齐谢赫在著名的《六法论》中,把“骨法用笔”放在第二位。唐代张彦远在《历代名画记》中说:“夫象物必在于形似,形似须全其骨气,骨气形似,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。”可见用笔是历来为画家所重视的,是中国画技法中基础的基础。
    绘画执笔大体同于书法,要掌握指实、掌虚、腕平、五指齐力的要领,但较之书法用笔更为灵活。书法执笔一般要求竖掌,绘画执笔则可横卧,可略高一些,这样与腕、肘、肩、身相互配合,运笔方能既灵活而又得力。
    山水画运笔有中锋、侧锋、藏锋、露锋、逆锋、顺锋等方式。中锋运笔,笔管垂直,行笔时锋尖处于墨线中心;用中锋画出的线条挺劲爽利,多用于勾勒物体的轮廓。侧锋运笔,手掌向左偏倒,锋尖侧向左边;由于侧锋是使用笔毫的侧部,故画出的笔线粗壮而毛辣,此法多用于山石的皴擦。藏锋运笔,笔锋要藏而不露,横行“无往不复”,竖行“无垂不缩”,古人称之为“一波三折”;藏锋画出的线条沉着含蓄,力透纸背,常用来画屋宇、舟、桥的轮廓,也用于山石的勾勒,树干的双勾。露锋则使点画的锋芒外露,显得挺秀劲健,画竹叶、柳条便是便是露锋运笔。逆锋运笔,笔管向前右倾倒,行笔时锋尖逆势推进,使笔锋散开,笔触中产生飞白(中国画中一种枯笔露白的线条),这种点、线具有苍劲生辣的笔趣,可运于树干、山石的勾勒、皴擦中。顺锋运笔与逆锋相反,采用拖笔运行,画出的线条轻快流畅、灵秀活泼,勾云、画水常用此法。

    中国画家十分重视运笔方法,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山水画大师黄宾虹先生总结了前人经验,提出“五笔”之说,“五笔”即“平、圆、留、重、变。”所谓“平”,是指运笔时用力平均,起讫分明,笔笔送到,既不柔弱,也不挑剔轻浮,要“如锥画沙”。所谓“圆”,是指行笔转折处要圆而有力,不妄生圭角,要“如折钗股”。所谓“重”,即沉着而有重量,要如“高山坠石”,不能象“风吹落叶”,即古人说的“笔力能扛鼎”的意思。所谓“变”,一是指用笔有变化,或用中锋或用侧锋,要根据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,不能执一。二是指运笔要相互呼应,古人比之为“担夫争道”,对此黄宾虹的解释是:“盖担夫膊能承物,既有其力,即数十担夫相遇于途,或让左,或让右,虽彼此来此往,前趋后继,不致相碰。此用笔之妙契也。”此外,运笔还要注意气势的连贯,前人提出要“意到笔不到”、“笔断意不断”,这些都是重要的经验之谈。
    上述种种笔法,总括起来,无非是为了画线时求得粗、细、直、刚、柔、轻、重的变化,使画家更能为所描绘的对象“传神写照”。所以黄宾虹说,这些笔法“皆非画家凭空杜撰,乃各代画家在写生中,了解物状与性质所得。”种种笔线形式的创造,是画家对大自然的苦心探索,对客观物象的高度概括与提炼的结果,它不仅能表现物象的形与神,而且具有形式美的价值。
    山水画在笔线形式美的要求上,提倡:一要枯而能润(指画出的线条既苍劲又腴润);二要刚柔相济(指笔线形式要达到既不柔弱又不刚直的完美境界);三要有质有韵(指内容与形式的统一)。
宋代韩纯全《山水纯全集》提出:“用笔有三病:一曰板,二曰刻,三曰结。”“板”是指没有腕力,用笔不灵活,画出的笔线平扁,没有圆浑的立体感;“刻”是说笔划过于显露,甚至妄生圭角,不自然,没有生气;“结”是落笔僵滞,欲行不行,当散不散,笔线不流畅。用笔犯了这三个毛病,就谈不上线条的形式美,作出的画也就不足观了。
    克服用笔毛病的方法:一是要增强腕力,“笔为我使”。练腕力最好的方法是练习书法。中国画家历来有“书画同源”、“书法通于画法”的理论。为了适应山水画笔法多变的需要,真、篆、行、草都应该练一点,才能掌握用笔的种种技巧。二是要顺应自然,不矫揉造作。只有练就了深厚的用笔功力时,才能水到渠成,能得心应手地画出预期的线条,人为的做作只能适得其反。三是在行笔之前,必须“胸有成竹”。古人有“意在笔先”、“笔周意内”的说法,都是指必须想好了再落笔。
山水画中的用墨方法
    墨分五色:在中国画里,“墨”并不是只被看成一种黑色。在一幅水墨画里,即使只用单一的墨色,也可使画面产生色彩的变化,完美地表现物象。“墨分五色”,那墨色有“干、湿、浓、淡、黑”五种,如果加上“白”,就是“六彩”。其中“干”与“湿”是水分多少的比较;“浓”与“淡”是色度深浅的比较;“黑”,在色度上深于“浓”;“白”,指纸上的空白,二者形成对比。各种墨色的特点及用途如下:
    “干墨” 墨中水分少,常用于山石的皴擦,可产生苍劲、虚灵的意趣。
    “湿墨” 墨中加水多,与水调匀运用,多用于渲染,或雨景中的点叶、点苔、使画面具有湿润之感,或用于泼墨法,表现水墨淋漓的韵味。
    “淡墨” 墨色淡而不暗,不论干淡或湿淡,都要淡而有神,多用于画远的物象或物体的明亮面。
    “浓墨” 为浓黑色,多用以画近的物象或物体的阴暗面。
    “黑墨” 比浓墨更黑,用于笔蘸上极黑之是为焦墨,常用来突出画面最浓黑处,或勾点或皴擦,可收提神醒目的功效。
    常用墨法:
    破墨法——唐代王维、张燥等人的山水画,改单线平涂的画法为墨色有深浅层次的画法,当时称为“破墨山水”。后世说的破墨法,是专指作画时,当前一墨迹未干之际,又画上另一墨色,以求得水墨浓淡相互渗透掩映的效果。破墨法又可分为四法(浓墨破淡墨、淡墨破浓墨、墨破色、色破墨),各有不同的特点。
    泼墨法——泼墨法创始于唐代王洽(又名王墨、王默),《唐代名画录》、《历代名画记》都有记载。王洽喜豪饮,醉后解衣磅礴,激清迸发,用墨泼在绢上,然后根据墨迹的形态,画成山石林泉,云雨迷茫,浑然一体,时人称他为“王泼墨”。后世所谓泼墨法,是指落笔大胆、点画淋漓、水墨浑融、气势磅礴的写意画法。行此法,毛笔要大一些。用饱含水的笔头,蘸上浓淡得宜的墨汁,大胆落笔,点拓出山石的形体。运笔要胸有成竹,轻重得宜,可以重笔,也可有飞白,随物形而变化,自然可获得墨色丰富、滋润生动的效果。(
见图例
    积墨法——积墨,即层层加墨。这种墨法一般由淡开始,待第一次墨迹稍干,再画第二次第三次,可以反复皴擦点染许多次,甚至上了颜色后还可再皴、再勾、画足为止,使物象具有苍辣厚重的立体感与质感。用积墨法,行笔要灵活,无论用中锋还是侧锋,笔线都应参差交错,聚散得宜,切忌堆叠死板。要注意第一次墨色与第二次墨色之间的差别,色度的浓淡相差略大一些,才能看得出笔痕,不至于干后糊涂一片。用得好的积墨法始终保持墨的光泽,积墨愈多,光彩愈足;如果干后出现灰色的死墨,积墨法就失败了。成功的关键决定于笔法,笔笔有力,行笔有度,墨色才能有神彩。总之,积墨法既要浑然一体,又要有笔迹墨痕可寻,墨色生动,光彩焕发,忌灰暗板滞。(
见图例
    浓墨法——描绘物象,落墨较重,可使画面厚重有神。用浓墨要“薄”,即笔法灵活,只有干、湿、深、浅变化有致,才能浓而不凝滞。
    焦墨法——浓墨之极为焦。在一幅画完成时,在极需突出的地方,用干笔蘸上焦墨勾勒点擢,能起开醒提神的作用。也有一幅画全用焦墨画出的,显得苍劲有力。例如黄宾虹的有些山水画全是用浓墨、焦墨画成,黑、密、重、厚,表现了山的真面目。(
见图例
    宿墨法——宿墨即隔宿之墨,墨汁存放较久,水分蒸发而浓缩,墨色最黑。宿墨常用于最后一道墨,用得好能起“画龙点睛”作用;但因宿墨中有渣滓析出,用不好极易枯硬污浊,故用宿墨要求具有较高的笔墨功夫。黄宾虹最善宿墨,每于画面浓墨之处点之以宿墨,使墨中更黑,黑中见亮,加强黑白对比,使画面更加神彩焕发
中国画的设色特点
    中国画是重视设色的,所以古代把图画叫做“丹青”。丹是朱砂,青是蓝靛,都是绘画上常用的颜色。《晋书》说顾恺之“尤善丹青,图写特妙。”杜甫赠画马名家曹霸的诗,题名为《丹青引》,可见“丹青”之名已为人们习用。设色是古代画家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法,所以谢赫把“随类赋彩”列为“六法”之一。宋代以前的山水画对设色都是十分讲究的,文人画兴起后,提倡“意足不求颜色似”。但在今天,淡彩色已不能反映人们丰富的生活和精神面貌了,山水画需要在继承传统的设色经验的基础上,吸收新的养料,创出一条新路来。
   
用色特点:
    一是中国画着色多从物象固有的本色出发,而不计较光的影响和变化。虽然有时着色也有浓、淡、干、湿之别,但目的不是表现物体的光感而是为了破除板滞,以求得颜色本身有丰富的变化,产生生动的韵味。所以中国画的用色相对来说比较单纯,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。
    二是喜用对比强烈的原色。中国人习惯以红、黄、蓝、白、黑为“五原色”,其中以黑与白为主色,“黑白分明”对比强烈。唐、宋的大青绿山水,用大片的石绿、石青画成,用泥金勾勒轮廓,涂染天和水,山间云雾则用白粉堆染,画秋景还用朱砂点出一丛丛丹枫,青山、白云、红树,形成强烈的对比,金碧辉煌,鲜艳夺目,画面极有感染力。
    三中国画设色常具有画家的主观色彩,甚至抛弃描绘对象本身的颜色。比如竹子,本来是绿色的,而传统的黑竹,却是黑色。苏东坡甚至用朱砂画竹,称为朱竹。人们欣赏他的朱竹,只觉得他画的竹子风致潇洒,极有艺术魅力,谁还去计较它的色彩是黑是红呢?这种设色完全是画家感情的倾泻,具有强烈的感染力。
    四是水和天一般不着色,借用纸的空白来表现。古人所谓“以素为云,借地为雪”,说是这种表现方法。虽然不画云和水,却能表现云水的存在。
   
颜料种类:
    中国画使用的颜料有两在类:一类是矿物质的,如朱砂、赭石、石青、石绿、石黄、白粉、金粉、银粉等;另一类是植物质的,如花青、藤黄、胭脂、洋红等。古代画家用颜色十分讲究,常多自己动手制作,原料要地道的,通过研、炼、沉、汰等制作过程,分出深、浅、精、粗,然后选用。古画矿质颜料多,且制作精良,虽千年以后仍不变色,如敦煌壁画以及汉墓壁画,至今仍保持鲜艳的色彩。
    现将各种颜料简述如下:
    朱砂:是一种天然汞化物,近代也有人工合成的,遮盖力强,一般只用原色,以之点秋天红叶,画亭台栏杆等。
    赭石:虽是矿物,质较轻清,可调和他色使用。在淡彩山水画中,常作为染山石、树干的主色,也用以画远山,表示夕阳返照下山峰的色彩。
    石青:矿物质,遮盖力极强。澄汰后,按其质的轻重分为头青、二青、三青。山水画只用质轻的二青、 三青,可用于点夹叶或开醒点苔;在青绿山水中用以染突出部位的山石。
    石绿:矿物质,遮盖力也强。澄汰后,分为头绿、二绿、三绿。头绿质重色深,山水画中少用,二绿与三绿在重彩、淡彩山水画中都广泛使用。
    石黄:矿物质,山水画中仅用于点夹叶。
    白粉:有铅白、锌白、蛤粉等品种,青绿山水用它来积染白云,雪景山水也有用它来染山头积雪,或用弹洒法表现空中飞雪的。
    金粉银粉:仅用于金碧重彩的山水画。
    花青:为染料蓝靛的制品,在山水画中使用最广泛,山石草木都用得上,可与藤黄调出各种色度的绿色,加少量洋红也能配成紫色。
    藤黄:为一种藤本植物的树脂,有毒不能入口。藤黄单用,易产生火气,故多调和他色使用。前人画树枝用藤黄入墨,有苍润之感。
    胭脂:为胭脂花的制品,山水画中只用于染春天的桃花与秋天的红叶。
    洋红:植物质颜料,最初从国外输入,故称西洋红,现在的铅管颜料标名曙红。此外,还有大红,也属同类性质。用法与胭脂相同,调入白粉则为粉红。
   
设色方法:
    1、重彩法
    这种画法多为工笔画,以青绿主色,故称“青绿山水”,也叫“大青绿”。这种设色只能在熟绢熟纸上进行。先用淡墨勾出轮廓红,再运用工笔画的种种设色方法,一层层地把颜色染上去,最后用浓墨勾勒开醒,点苔提神。在青绿山水中常用的方法有:
    衬托法:在绢或纸的背面涂一层与正面景物相应的颜色,使正面颜色更厚或更鲜艳。如用汁绿染树叶,后面衬以石绿,用石绿染山石,后面衬以石青等。
    渲染法:同时用两支笔,一支蘸颜色涂在纸上,一支蘸清水把颜色化开去,产生由浓到淡的色彩变化,以表现物象的明暗,或云雾的显隐。
    笼罩法:即先铺底,后罩色的方法。一般是先用渲染法上底色,层层复加积染,颜色宜厚重;再添涂一、二次罩色,罩色宜鲜明淡薄。可根据不同的需要,选择不同的底色和罩色,使二者相得益彰,产生鲜明、厚重、复杂、丰富的色彩效果。如用花青铺底罩石绿,则浑厚凝重;赭石铺底罩以石绿,则鲜明温暖。
    2、淡彩法
    这种设色适用于写意画法或半工半写的画法,它以水墨为主,色彩只起辅助作用。用淡彩,墨骨很重要,墨骨画得好,画得足,物象在纸上立了起来,这时只要“轻拂丹青”,则能增强作品的神彩韵味。
    淡色法可分两类:一种以赭石为主色,称为“浅绛山水”;一种以青绿为主色。设色要有一个主调,力求单纯、整体。浅绛山水偏重热色,但在热色中也要有变化,或从色度的深浅中求变,或以少许冷色开醒,以达到既单纯而又丰富的效果。青绿山水偏重冷色,但也要破以热色;所谓“万绿丛中红一点,恼人春色不须多”,就是运用得法的例子。
    着色的步骤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方式:先墨后色,先色后墨,色墨交替,墨色结合。
    3、泼彩法
    这是种以泼墨法为基础,借用工笔花鸟画的“撞水”、“撞色”二法,并从西画中吸取营养而创造出来的新技法。张大千、刘海粟是我国泼彩法造诣最高的大师。
















  








写生
    写生,在谢赫的“六法”中称为一应物象形”,是说描绘对象的“形”,必须以客观的“物”为根据。山水画家历来强调“外师造化”,这里面也包含有“写生”的意义。
    中国画家是十分重视写生的,凡是有突出成就的山水画家,无不从“师造化”中吸取营养,“穷自然之奥秘,发山川之精微”,才画出了不朽的传世名作。五代荆浩的深入大行山,北宋范宽的入居终南山,元代黄公望的隐居虞山、富春山,近代黄宾虹的九上黄山、五上九华、四茸岱岳,这对于他们的艺术造诣,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。所以明代董其昌提出画家要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。行万里路的目的就是多观察自然,积累创作素材,写生是学画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。

    中国画的写生有两种方法:
   
1.对景写生
    中国画的写生与西画有所不同。西画写生是面对景物,运用透视、色彩等技法,注意光和形体的关系,边看边画,反复增改,直至完成。这种写生法可称之为“直接写生法”。而中国画的写生,却用的是“间接写生法”,画家面对自然,观察多于描绘,常用勾勒手法,画的画稿,只能称为“半成品”。中国写生画,一般分为两步走:对景勾画槁仅是第一步,这时画家着重观察体验,把握客观对象的特征与精神气质,画稿只起加强记忆和为下一步创作提供素材的作用。第二步是对画稿进行取舍提炼,加工创作直至完成。作写生画,重点是在笔墨、章法、意境上下功夫,使作品更具美学价值。荆浩在《笔法记》中,记述了他居住太行山时,对生长于洪谷中的古松,进行了反复的研究,先后勒了数万株古松画稿,认识了古松仰、惬、屈、张的千姿百态,和“不调不荣”的“君子之风”,然后才动笔作画。这种以写生画稿作素材进行创作的方法,荆浩叫做“掇妙创真”。后来石涛说的“搜尽奇峰打草稿”也是这个意思。近代山水画大家黄宾虹,一生遍游名山大川,写生画稿积累至万余帧,这是他取得卓越成就的雄厚基础。要学好山水画,必须以前辈大师为榜样。

    2.“目识心记”
        中国画还有一种独特的写生方法,是默写法,古代称为“回识心记”,即不用面对实物勾勒临写,而是把所见景物默记于心中,回去后背着画出来。中国画家常有惊人的默写能力。有的人物画家只要看一眼要画的对象,就能“毫发无遗”地默写出来,千古不朽的名画《韩熙载夜宴图》,就是顾闳中观察了韩家夜宴后,背着画出来的。山水画方面,则有吴道子默写嘉陵江三百里山水的事迹,传为千古佳话。据说,安史之乱后,唐玄宗从四川回到长安,当他怀想蜀道嘉陵江风景时,就命吴道子去嘉陵江写生,画出图来观赏,以寄托对嘉陵的怀念。吴道子遵命去了。回长安时,唐玄宗要看他的写生画稿。他回答说:“臣无粉本(画稿),嘉陵山水皆藏于臣胸中。”于是挥毫儒墨,仅用一天时间,就在大同殿壁上画出了嘉陵江三百里景色。如果没有高强的“目识心记”能力,吴道子是完不成这次绘画任务的。可见作为一个山水画艺徒,必须宴有默写功夫,只有具备这种功夫,才能捕捉住阴晴雨雪之奇,行云流水之变,才能储万象于胸中,下笔如有神,为山川传神写照。


    创 作 法
    以上讲了笔墨、章法、写生等问题,这些都是为创作作准备的、创作是一切技法的综合运用。既然是“创”,就没有固定的方法、程式,画家由于各自的修养、禀赋、爱好不同,创作时采用的方式方法也会有差异,这就不必强求一律。但要搞好创作必须注意些什么问题呢?这方面前人提供了不少宝贵经验,值得我们继承和借鉴。现择其要者简述于后。

    “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”
         “外师选化,中得心源”,是唐代水墨山水的创始者张燥提出来的。据说,张操有一次在荆州官吏陆伴家作客,轩外森森牵竹引起了他的创作激情,就主动要求主人取绢素,当场作画。张操在众多宾客的围观中,旁若无人,挥笔直扫,“若流电激空,惊飓戾天,毫飞墨喷,摔掌如裂”,不多时就完成了一幅奇异的山水画,画面上有苍松怪石,有激水流云,十分生动感人。有一次他的朋友毕宏,向他请教创作经验,他回答了八个字:“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”。“造化”,指的是大自然,“心源”是指画家思想感情。说画家在创作过程中,要把客观对象与主观思想感情结合起来,首先是从大自然中吸取创作原料,忠实于所描绘的对象,但做这一步还不够,还需要在头脑中加工制作,并融入自己的激情。“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”八个字,揭示了一个正确的创作过程,千百年来,成为指导绘画创作的法则。
    张操的创作经验是十分宝贵的。学习山水画创作,一是要深入到大自然中去,以真山真水为创作素材,不能闭门造车,把别人的作品作为创作的唯一依据,关起门来搞“搬山运动”,那不是成材之路。二是要把自然形象加工制作为艺术形象,不能当“照相机”,在照相技术非常发达的今日,绘画之所以没有被照相所代替,正因为它包含着画家的主观精神。画作来源于现实,但高于现实。人们说“西湖风景美如画”, 说明风景虽美,但毕竟不如画家笔下的风景美。一幅绘画,如果没有溶入画家的思想感情,就不是好作品。

    “意在笔先”
        早在唐代,一些书画家已认识到正确的创作过程,应该是“意在笔先”。书法家卫夫人《笔阵图》中说:“意后笔前者败,意前笔后者胜”。美术评论家张彦远更明确指出:“笔墨形似,皆本于立意归乎用笔”。于是“意在笔先”就成为指导画家进行创作的准则。五代山水画大家荆浩说:“凡画山水,意在笔先”。元代四大家之一的黄公望也说:“或画山水一幅,先立题目,然后著笔。若无题目,便不成画。”用现代文学语言来说,就是要有“主题”,如果写文章没有主题,没有明确的中心,想到什么写什么,结果必然是“下笔千言,离题万里”,不知所云了。画山水也是如此,落笔之前如果没有“立意”、“存想”,便画不好一幅画。就拿前面说那位落笔如惊雷掣电、急风骤雨的泼墨山水画大师张操来说,据目击其作画的符载介绍,张燥在下笔前的神态是“箕坐鼓气,神机始发”。意思是说,他静静地坐在绢素前,凝神屏气地思考,片刻以后,感情奔放才开始作画。可见张燥在作画前也有一个构思立意的过程,否则他也画不出好画来。
    至于构思立意包含些什么内容,要解决哪些问题,清代山水画家王原祁有一段详细论述,现摘录于下,以供参考:
    “意在笔先,为画中要诀。作画于榻管时,须要安闲恬适,扫尽俗肠(可理解为排除杂念,集中注意力)。默对素幅,凝神静气。看高下,审左右,幅内幅外,来路去路,胸有成竹,然后儒毫吮墨。先定气势,次分间架(即主体结构),次布疏密,次别浓淡。转换敲击,东呼西应,自然水到渠成,天然凑拍。其为淋漓尽致无疑矣。若毫无定见,利名心急,惟取悦人,布立树石,逐块堆砌,扭捏满幅,意味索然,便为俗笔。”

        “大胆溶笔,细心收拍”
        古人说,作画要“大胆落笔,细心收拾”,这是一条重要的创作经验。意思是说落笔作画时,胆子要大,当章法结构大势勾定之后,就要放笔直写,或提或按,或粗或细,或浓或淡,或干或湿,随机主发,一气呵成,这样画出来的画就清,能贯气,变化也多。等大局已定之后,再回过头来把欠妥的笔改一改,.不足之处补一补,以求细部的完美。如果是用积墨法,·也在这个基础上层层积染,画完画足。
    为什么要“大胆落笔”?原因是:1.山水画重气势,如果作画时胆小气弱,运笔欲行不行,用墨心存犹豫,画出来的画就不能得气势,全神气,缺乏艺术感染力。2.山水画景物繁杂、琐碎,如果作画一开始就注意于细部的描绘,谨小慎微,画出来的画就容易气脉不连贯,涣散而缺乏神彩。但是“大胆落笔”还需要结合“细心收拾”,因为落笔之后,可能出现败笔或遗漏,需要修补,再说有时落笔之后,由于灵感迸发,有新的章法生发出来,需要因势利导,以取得意外的情趣。

    “功夫在诗外”
        宋代大诗人陆游教导他儿子怎样学做诗说,“功夫在诗外”。学画也是一样道理,不能光是学点笔墨技法,要重视其他方面的修养,才能搞好创作。
    重视画家修养,是中国绘画的优良传统,宋代鉴赏家赵希鸽要求画家要有三个方面的修养:“胸中有万卷书,目饱前代奇迹,又车辙马迹半天下,方可下笔。”他说的第一个方面,是指要有文学修养。在我国,文学对绘画的影响是深刻的,自苏东坡提出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这一著名理论之后,诗与画就结下了不解之缘。不仅创造诗的意境,成为中国画家追求的最高境界;而且诗文题跋直接入画以后,文学更成为绘画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。所以,如果缺乏文学修养,就不能成为一个好画家。第二个方面,指的是传统的继承。文化总是有继承性的,今天的绘画是从昨天发展而来,不研究传统就不能发展新的绘画。第三个方面是指要有深厚的生活基础,生活是艺术的源泉,没有生活就不可能画出好画。学中国画,除了上述三个修养之外,还要学书法。如果还有余力,再学点篆刻也是大有好处的。一幅中国画常是由诗、书、画、印综合构成的。
    许多有名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,都一致认为学画要重视“画外”的功夫。潘天寿说:“一天到晚画画,不是办法。画画,不单是技巧问题,有各方面的关系,一天到晚画,手要滑了。要多读书,又要用心读。”陆俨少说:“把全部精力都扑在画上,不问其他学问,也不一定可以得到不断提高的效果。尤其到了相当水平,再想往上提,更是这样。”
        在学画时间安排上,陆俨少是“四分读书,三分写字,三分画画。”潘天寿要求学生用“三分读书,一分写字,五分画画,一分其他。”他教育学生说:“画画的人,不能局限于画画一面,对诗文、书法、画论、画史等方面的学识必须很好研究。学识要博,见闻要广。”他还勉励美术爱好者说:“中国画可以自学,我一生就是自学的。但须注意多读书、多鉴赏,否则,就不懂艺术的雅俗高低,难以深入。”



















中国山水画透视法
    散点透视
    透视,是绘画术语。画家在作画的时候,把客观物象在平面上正确地表现出来,使它们具有立体感和远近空间感,这种方法叫透视法。困为透视现象是近大远小的,所以也称为“远近法”。西洋画一般是采用“焦点透视”,它就象照相一样,观察者固定在一个立足点上,把能摄入镜头的物象如实地照下来,因为受空间的限制,视域以外的东西就不能摄入了。中国画的透视法就不同了,画家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,也不受下定视域的限制,而是根据需要,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,凡各个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。都可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。这种透视方法,叫做“散点透视”,也叫“移动视点”。中国山水画能够表现“飓尺千里”的辽阔境界,正是运用这种独特的透视法的结果。
    中国山水画透视法的形成,有着悠久的历史。早在南北朝时代,宗炳的《画山水序》中就说:“去之稍阔,则其见弥小。今张绢素以远映,则昆阆(昆仑山)之形,可围千方寸之内;竖画三寸,当千切之高;横墨数尺,体百里之迥。”他说的是用一块透明的“绢素”,把辽阔的景物移置其中,可发现近大远小的现象。这是在绘画史上对透视原理的最早论述。到了唐代,王维所撰《山水论》中,提出处理山水画中透视关系的要诀是:“丈山尺树,寸马分人,远人无目,远树无枝,远山无石,隐隐,”眉(黛色),远水无波,高与云齐。”可见当时山水画家都是重视透视规律的。到了宋代,中国山水画透视法已形成
了完整的体系。

   
六远法
    宋代郭熙著《林泉高致》,其中提出“高远”、“深远”、“平远”的“三远”透视法。后来韩拙在《山水纯全集》中,又补充了“阔远”、“迷远”、与“幽远”,共称“六远”。这是山水画透视法的重大发展,现分述如下:
    1.高远。郭熙说:“自山下而仰山巅,谓之高远”。这是自下向上看的仰视法,即所谓“虫视”透视。宋。范宽的
《溪山行旅图》是典型的高远法。画面上一座巍崖,雄峙正中,宛如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;气势逼人。“高远之势突兀”,这种透视法宜于表现高大雄伟、气势磅磷的景物,使人油然而生“高山仰止”之情。
    2.深远。郭熙称“自山前而窥山后,谓之深远”这是站在山前或山上远眺,并要移动机点,绕过前面近山,才能看见山后无穷无尽的景色。落到画面上,就出现山重水复,“使人望之莫穷其际,不知其为几千万重”的艺术效果。这种方法,宜于表现幽深的意境。元代黄公望的《九峰雪雾图》即为深远法。图中曲曲折折的溪涧,不知有多深多远;重重叠叠的山峰,不知有几千万重,使人有“江山无尽”的感觉。
    3.平远。郭熙说:“自近山而望远山,谓之平远。”这是在“平视”中所得的远近关系。“平远”所看到的对象,一般不甚高,多属于山林获泽,远浦遥岑之类,在我们的生活中最为常见。元代倪云林是描绘平远山水的圣手,他的画多取材于大湖一带的肢陀汀淆,意境显得悠闲宁静、坦荡开阔。
    4.迷远。韩拙说:“有烟雾瞑漠,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,渭之迷远。”可见,“烟雾”与“野水”是,“迷远”的条件,而“不见”则是“迷远”的特点。王维诗日:“江流天地外,山色有无中”,他在《山水诀》中又说:“远景烟笼,”“深岩云锁”都说的是“迷远”的景色。“迷远”,可以产生空檬辽阔、神秘迷离的艺术境界,明代文征明的
《风雨图》只有船只是清楚的,四周迷蒙、恍愧,不知这片浩森的江水有多少辽阔。清代王原祁《松溪山馆图》,画出了烟笼雾绕、莫测其深远的境界。“迷远”与“深,远”的区别在于:前者远而不见,后者远而可见。
    5.阔远。韩拙认为“有近岸广水,旷阔遥山者,谓之阔远。”另一种版本的这句话说得更具体,它是“山根岸边,水波亘望而遥,谓之阔远”,可见这种透视的内容是:近景是岸,中景是宽阔的水,远景是山。这种透视法与郭熙的“平远”没多少差别。
    6.幽远。韩拙的解释是“景色至绝,而微茫缥渺者”,这种透视似可以包括在他提出的“迷远”之中,没有多大特色。
    宋以后,历代画学家对透视问题,不断有所论述,他们或着眼于观察方法,或着眼于表现方法,虽有补充,但缺乏完整的、系统的论述。当代中国画理论家王伯敏把中国画对透视的处理归纳为“七观法”(《新美术》1980年第2期《中国山水画“七观法”刍言》),把观察与表现统一起来,成为一个较完整的理论系统,这是中国画透视学研究上的重要成果。现把“七观法”简介如下:
    1.步步看。这是一种按一定路线活动的观察方法。郭熙《林泉高致》指出“山近看如此,远看又如此”,因而得出“每远必异,山形步步移”的结论。因为立足点不同,所看见的山形也不断出现变异,所以画家要采取“步步看”的观察方法,不如此就不能穷山川之胜景,把这种观察方法所得到的景象,移置到画面上来,就能“步步有景”,引人入胜。所谓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”,正是“步步看”所形成的艺术境界。
    2.面面观。如果说“步步看”是“线”的观察活动,那么“面面观”就是面的观察活动。画家对存在于空间中不同方位的景物,逐个观察。把这些观察所得组织到一个画面上来,就戍为“多方面”、“跳跃似的”构图方式。如明代的《西湖图》,画的是西湖全景,对断桥、白堤、孤山、葛岭、苏堤、雷峰塔等都一一作了描绘。这显然不是从一个角度所能看到的,倒象是坐着直升飞机绕西湖看了一圈,将各个不同角度所看到的景物,组织成这幅画。
    3.专一看。在观察活动中,除了“步步看”、“面面看”以外,还要停下来对某一物象作重点格子细观察、理解,这就是“专一看”了。所谓“触目横斜千万朵,赏心只有两三枝、所谓:。千山皆入画,只取一峰青”;还有“远取其势,近取其质”,都说的是观察要有重点。有重点的观察才能发现美,才能理解描绘对象的本质。观察上要有取舍,画面上更要有取舍,如此,画出来的东西才能重点突出,具有典型意义。
    4.推远看。山水画最讲气势。如果画家置身于山水之中,则很难领略山水的气势,所以说: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。这个道理是容易理解的。郭熙指出:“山水大物也,人之看者须远而观之,方见得一障(幅)山川之形势气象”。郭熙说的是看画时,距离要远一些,才能看出一幅画的气势,其实观察真山水也是一个道理。画家在观察景物时,常要把近景推到远处去看,“如人观假山”。沈括《梦溪笔谈》称之为“以大观小”法。把雄伟的高山当做园中的“假山”来看,就能领略其气势,把它作为表现方法,就能以“飓尺之图,写千里之景”,表现山川辽阔壮丽的景色。
    5.拉近看。与“推远看”相反,把远处不清楚的景物,拉到近处来看清楚。也称为“以小观大”法。这种方法反映到画面上,就是把远景当做近景来画的一种夸张处理的方法。如
《清明上河图》,雄跨沛河两岸的虹桥与河中僧船是远看的,按距离桥上和船上的人物都看不清楚,应是“远人无卧”,但画家却把他们画得须眉毕现,神态清晰,大大、地增强了这幅画的艺术感染力。
    6.取移视。即采取工程制图中的“轴侧投影法”。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描绘建筑物,避开成角透视法,使所画物象不受“推远”、“拉近”的影响,达到整个画面和谐统一的效果。有人指责中国画里的建筑物不讲透视,其实这正是中国画的高明之处,它有意避开成角透视的局限,如清代袁江的《果园飞雪图》所画的回廊台树,即是如此,它不象成角透视那样有空间大小的化,但与整幅山水的散点透视和谐统一,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。
    7.合六远。通过以上几种观察方法,画家可以穷自然之奥秘,得山水之精微,然后匠心独运,置陈布势,把观察所得,汇聚到一个画面上来。一张山水画,不只运用一种透视,它可以说基本上是“平远”但也有“深远”、“高远”甚至“迷远”,有的地方“推远看”,有的地方“拉近看”,有仰视所得,也有俯视所得,画面变化十分丰富。于是奇峰突起,叠岭连绵,溪谷幽深,烟波浩渺,各种景物衔接自然,大小、远近、高低、起伏,和谐统一,使有限的画面表现出无穷的景色来。傅抱石、关山月合作的
《江山如此多娇》生动地运用了“合六远”的透视方法。这幅画的近处是馋岩突兀,草木葱笼,远处是雪岭连绵,千重万叠;中间是丘陵起伏,长城透迄,平原莽莽,河水滔滔;西边是飘着瑞雪的昆仑,东边是烟波浩森的东海。视野纵横万里。只有航天飞机上才能看得到的壮丽奇景,中国画家却能在一个画面上表现出来,原因在于他们掌握了合六远这种独特的透视法。李白诗云:“峨眉高山西极天,罗浮直与南滨连,名工绎思挥彩笔,驱山走海置眼前。”生动地写出了“合六远”这种表现方法所产生的艺术魅力。
    从古代的“六远法”,到王伯敏综合整理的“七观法”,可以看出中国山水画家在观察与表现上,有一整套独特的传统方法,这就是中国透视法。这是经过中国山水画家千百年的苦心探索,逐步形成的,它使中国画家在创作上获得了极大自由,提高了表现能力,无疑是值得继承的宝贵传统。但在科学发达的现代,为了增强中国画的表现力,吸收西画透视法中可用的部分,是十分必要的。一些现代山水画家,在描绘祖国建设中的巨大工程,也采用焦点透视法。如魏紫熙在《天堑变通途》中描绘的南京长江大桥,运用焦点透视后,显示出桥的长和江面的宽阔,增强画面的气势,突出了工程的宏伟气魄;关山月的《碧浪涌南天》亦运用了此法。
临摹、写生与创作法
    临摹与写生,是学习中国画的重要方法。临摹以学习传统为主,也称为“师古人”,写生以学习自然为主,也称为“师造化”。前者重在掌握笔墨技法,后者重在训练观察与造型能力,并积累绘画素材,二者相辅相成,殊途同归,都是学习中自画必不可少的基本功,现分述如下。
    临摹
    临摹,即“传移模写”,是谢赫提出的“六法”之一。潘天寿先生曾说。“画事除吵卜贩造化’。‘中得心源’以外,还要上法古人。”中国山水画,自南北朝时代独立成科以来,到现在已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。通过历代画家的苦心求索,不仅在笔、墨、章法上有一套完整的经验,而且表现方法之丰富也是无与伦比的,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。所以,潘先生又说:“笔墨技法,既然是我们民族绘画艺术的特点,这种枝怯,既然是多少年代,多少画家的创作经验积累起来的,因此我们就须重视它、整理它,将它继承下来。”(《潘天寿谈艺录》)而继承笔墨技法的有效途径则是临摹。抠正如一个木工,首先必须学会用斧头、用刨子,然后才谈得上做家具。学习山水画的人,只有通过临摹,掌握了运用笔墨的基本技法,才能够用之于写生,用之于创作。如果没有笔墨、章法的基本功夫,就去搞写生、创作,是不会有好成绩的,所以清代王学浩说:“学不师古,如夜行无火。”
    临摹通常有四个内容:
    1.对临。即面对着别人的画迹或印刷品,按其作品的笔、墨、设色、章法,一丝不苟地照样画下来。初学者,开始时要由易到难,由简到繁,循序渐进,先临一些构图简单的,有了经验后再临复杂的。对临时也可将一幅画分解开来,先专画某一部分,如树、山石,或峰峦等,然后合为全幅。在临本选择上:一要“先工后写”,必须从笔墨工整的画迹开始临,把山、石的结构,材木的穿插弄清楚,老老实实地学会各种笔法、墨法,打下扎实的基础。切不可好高骛远,,一开始就学写意山水,追求所谓笔墨情趣,那会误入歧途的。二要“由近及远”,根据自己的喜爱、先学近代某一家的作品。自己喜爱则易有兴趣,时代相近则易接受。如果能从师学习,有老师当面指点就更好了。在笔墨技法上,摸到一些门径以后,再临摹古代名家的画迹。三要“由专到博”,切忌朝三暮四,浅尝辄止,以免到头来对哪一家都领会不深。清代沈宗赛《芥舟学画编》说:“初学时,则必欲求其绝相似,而几可以乱真者为贵。盖古人见法处,用意处,及极用意而若不经意处,都于临摹时,一一得之干腕下。”可见要专意于一家,才能学到真本领。据说张大千临的石涛山水画,连最有名的鉴赏专家也辨别不出,被一些博物馆当作石涛真品收藏起来。但是学画者,也决不能满足于酷似某家,还需要进千步广泛临摹古今诸名家的作品,只有广泛吸取营养,才能创造出自己的面貌。张大千临摹石涛可以乱真,但他的创作却不象石涛,正困为他曾经遍临唐、宋各家名画,下过刻苦的功夫,所以能成为一代大师。
    2.背临。比对临的要求更高一步,它要求学画者,认真研究原作,把它的笔墨、章法,一一熟记于心中,然后背着原作进行摹写。背临有两个好处:一是可以避免面对原作依样画葫芦的毛病,二是可以训练默记的能力,在脑子里储藏丰富的绘画语言。正如作文必须熟读许多好文章一样,学画也要熟记临摹过的名画。如果有几十幅名画烂熟于胸中,那么进行创作时就能熟练地运用各种笔墨、章法了。
    3.意临,即临摹一件作品,不要求酷似,而是学其一部分,或取笔法,或取墨法,或取章法,或取风格,或取意境臼正如古人说的,刊市其意不在迹象间也\这种临摹的好处是比较自由、可以摆脱形似上的羁绊,追求神似,真正把某家的长处融入自己的作品中来。这种作品,如沈颖《画谨》所说,全在神会,“目意所结,一尘不入。似而不似,不似而似。”常保留自己的面貌,具有很大的创作成分。一般是在掌握了一定笔墨功力之后,才采取意临的方法,它可以长期坚持下去。即使是很有成就的画家,也常常要通过意临,不断吸取前人的精粹以充实自己的创作。我们在一些前代画家作品中,可以看见有“法某某笔意”、“拟某某法”的题款,就是属于这一类。它实际上仍是画家本人风貌。
    4.读画。清代山水画家王原祁说:“临画不如看画。”这话很有道理。临画是解决“手”的问题,读画是解决“眼”的问题。作画,只有眼高,才能手高。“眼高手低”这一贬意词,用于学画方面,应该说是正常现象,因为学画者如果没有理论水平,没有鉴赏能力,就不可能提高自己的表现能力。看一张画,要能识别它好在哪里,不好在哪里,而且能说出一番道理来:要做到这点,不下一番功夫是不行的。所以,多看、多研究前人的作品,对一个学画者是至为重要的。只有看得多,才能吸收得多;鉴赏力高,才能自觉地克服自己的弱点,使表现方法日趋完美。即使是初学者,对画临摹也要先认真研究原作的表现特点,经过一番思考、体会,再动手画,千万不能看一点,画一点,盲目照搬。读画要落到一个“想”字上面,只有多想才能有所领会,有所获益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几种特殊树木的画法
    1、松树(图8)
    “松树在山水画中有着特殊地位。一是它的树形变化多,或参天耸立,上接霄汉;或悬崖侧挂,下探幽谷,或虬枝屈曲,盘绕多姿;或铜皮铁干,挺拔劲健,极具形式美价值。二是它具有“岁寒不调”的气质,被人们视为高尚节操的象征,所以历代山水画家多喜画松。荆浩的《笔法记》,用很大的篇幅来阐述画松的问题,而且热情洋溢地赋诗赞日:
    “不调不容,惟彼贞松。势高而险,屈节以恭。叶张翠盖,枝盘赤龙。下有蔓草,幽阴蒙茸。如何得生,势近云峰。仰其摆干,惬举千重。巍巍溪中,翠晕烟笼。奇枝倒挂,徘徊变通。下接凡木,和而不同。以贵诗赋,君子之风。风清匪歇,幽音凝空。”
    这段文字把松树的形象描写得淋漓尽致,不禁使人油然而生画松之情。画松先立干、分枝。虽然松的枝干变化多端,但可归纳为基本的两种:一种是生长在土质上的,多高大直立,立于时要表现它参天拔地的气概。另一种是生长在薄土上的,分枝多向下惬,即枝与干交接处的内角为钝角。画枝条要挺劲。上端的枝条常作“之”字曲折,可刚中见柔,增加它炯娜的姿态。小核多向上踢,用以承托松叶。故松叶应画在小枝上端,以免浓密的松叶掩盖枝条优美的姿态。
    画松叶的样式很多,除照前述把松叶点画成扇形以外,还可画成松针向四周放射的扁圆形,也可画成松针沿穗柄两边参差排列的穗形。画雪松,则在扁圆形四周露在针对、的尖端。
中心留作空白。松针的墨线,可粗可细,可长可短,要根据不同的绘画风格而定,求其与整个画面协调统一。无论哪种松叶,其组织方式一般作“品”字形排列。一株树或一群树的松树要有浓有淡,以表现丰富的层次,一般用近浓远淡的方法表示。但现代一些山水画家,吸取了西画的逆光原理,把近层的树叶顶部画得很淡,而远层树叶却画得很浓,、以浓托淡,别绕风趣。这说明画法是在发展的,只要符合于自然的真实,怎么画都可以。
    写意山水的松叶,多用破笔画出;远处山头的远松,则约略取其轮廓的大致形态,用简笔画成。

图8-1 画松法

图8-2 画松法

图8-3 画松法
    2、柳树(图9)
    柳树也是山水画家喜画的特殊树种,或酋子湖边,垂条拂水;或钱塘江畔,绿叶笼无论什么季节,什么气候,柳树都以其袅娜的体态,绰约的风姿,为画面增添神但是要画好柳树却非易事,古人说:,画树难画柳”,其难处在于柳树的垂条是由长的墨线组成的,要有姻熟运笔能力,画出的细线才能柔而不弱,秀而挺劲,富有生气。
    柳条的组织结构,可按“人”字形递加,虽有千条万条,条条都由枝上生出;虽有穿插交错,亦能井然有序,层次清楚,切忌杂乱无章。梢头要高低起落,参差不齐,柳条要轻盈飘拂,备见风致。画的时候,腕下要虚灵,切忌板滞。
    柳条画好后,可以点叶。点叶有两种:一种沿垂条作“人”字、“介”字形排列,柳条须顺着风向,倾往一边;另一种用细胡椒点点出。也可不加柳叶,只画柳条,然后用淡墨或绿色烘染。

图9-1 画柳法

图9-2 画柳法


    3、丛竹(图10)
    丛竹,常于山水画中出现,或点缀于庭园之中,增添清雅之趣;或衬托于篱边屋后,益显
溪山幽静;也可密集地画于山间岸旁,形成一片竹海。
    画竹先立竿,运笔从下向上,可以节节画之,也可一笔画成,立竿须注意交错,不可过多出现呆板的平行线;根部须上下参差,以表示前后位置。竹竿上半部分枝,枝头点叶。
    成竹的竹片下垂,作“个”字“介”字形,参差交叠,须注意疏密、浓淡的变化,表现出游洒的韵味。新窒的叶片上仰,沿细枝两侧作“人”字、“个”字,交错排列,用笔向上挑出,使之挺劲而有风致。远处竹丛,可用平头点、垂头点、或细胡椒点表示,须用破笔点出,才能表现其松动空灵、膝陇隐约的意味。

图10-1 丛竹法

图10-2 丛竹法

图10-3 丛竹法
    3、丛树(图11)
    画多株树木聚集在一起的丛树,不能如“布指”、“列算”,必须要有变化,才有生气;但是“变而无法则乱”,在交柯穿插中要遵循一定法度,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。前面构图一章,讲了山水画构图中的种种法则,这些法则同样适用于处理丛树的组织结构,多样统一的原则,是无处不在的。
    画丛树首先要明确主客关系,奋丛树中,须有一至二株主树。主树高的,客树低而扶持:主树低的,客树高而揖让;土树在正中,客树环绕而拱卫;主树在边上,客树回头相呼应……总之树与树之间要顾盼有情,穿插有序,而不是“乌合之众”。石涛把画树比作画人,须“令其反正阴阳,各自面目,参差高下,生动有致。”他介绍自己画松柏的经验是“其势似英雄起舞,俯仰蹲立,骗跃排宕。”这话是很有道理的。
    其次,要疏密有致,浓淡得宜。“多株树木聚集在一起,枝繁叶茂,景容易犯密塞的毛病,必须十分注意疏的处理。黄宾虹说:“杂树宜参差,但须乱而不乱,不齐而又齐,笔应有枯有湿,点须密中求疏,疏中求密。”这样才能达到“疏处不是空虚,一无长物,还得有景;密不通风,还得有立锥之地,切不可使人感到窒息。”处理疏密,一是通过笔线,点线密集处是密:稀少处就疏了;二是通过墨色,在枝叶繁茂处,墨色浓黑是密,墨色淡薄就显得疏了。
    再次,要注意树梢与树根的排列。树梢的外轮廓线,须高低不平,有如连绵山岭趄伏有势。画树根须参差不齐,低的在前,高的在后,以表示前后不同的空间位置。


















树 法
立干、分枝、露根法
      
    木种类繁多,形状也千差万别,但每株树都是由枝、干,根、叶构成,则毫无例外。固此,学画树应从单株画起,了解了一株树的结构及其画法,则易触类旁通,千株万树不难从笔下表现出来。
    画树的顺序,一般是先立于,再分枝,后露根,最后点叶。树干、树根与大枝常用双钩墨线表现,小树与远树则用单线。在写意山水中的画树,也有用粗旷的单线,从枝到干一气呵成,不拘于成法的。
    先说立于。立干以取势,一株树的姿势有正、有效、有直、有曲,皆决定于主干的基本倾向。画者下笔前,对这个基本形态要胸有成稿,然后从上向下乘势落笔,把它定下来。
    画干宜用中锋,以使树干圆劲挺健;也可用逆锋,以表现老树毛辣苍劲的质感;一般不用侧锋,因侧锋不易得势见力。运笔要加强顿挫转折,才能矫健多姿,富有生气。用墨宜稍谈,画成之后,用浓墨在背阴处略加破醒,树的精神就出来了。
    画干要注意表现树型特征,有些树要用玻法,才能区别出来,如松树用鱼鳞鼓,椿桐用横披,柳树用人字效,柏树用绳索破,椿树用直披。可在画完轮廓线后,加以被擦。画树干的轮廓线不要一笔到底,生枝处、交叉处要预留位置。老树的树枝上常有大的节疤,可先把它画出来,然后依疤痕画西边的轮廓线。(图1)

图1-1 立杆法

图1-2 立杆法

图1-3 立杆法

图1-4 立杆法
    再说分枝。古人有“树分四枝”之说。“四枝”亦称“四歧”,即画树枝时要从左、右、前、后四面出枝,才能表现出一株树的立体感和空间感。
    由于树木的种类不同,各种树枝的生长规律和形态也多种多样,古人通过长期的观察、提炼,把它概括为两种基本形态,即“鹿角法”与“蟹爪法”。“鹿角法”枝条上挺如鹿角状,两枝交接处的内角多为锐角,也有成钝角的;但不宜取直角,直角太呆板。“蟹爪法”枝条下屈,如蟹爪(也称雀爪、鹰爪),枣、柿、盘槐大体属于这一类。当然,在自然界中,各种树木的枝条,无论是上挺的还是下屈的,其中又有千差万别。我们要多画枯树写生,研究各种枝的特征,以丰富画树枝的方法。(图2)

图2-1 分枝法


    画树枝较困难的是交叉穿插,既要变化丰富,又要活而不乱。树枝的穿插也离不开上编讲过的构图规律;一要充分运用“不等边三角形原侧”。村枝交叉的最小单位是三根枝条,这三条枝构成的状态以不等边三角形最美。落笔时从主枝上生出小枝,小枝上又生出小枝,层层生发开去,自可收到“齐而不齐,乱而不乱”的效果。二要掌握“疏处可走马,密处不透风”的原则,一株树也要有疏有密,有收有放,才有风致。(图3)

图3 枝的穿插

图4 画枝忌病
    画树枝要用中锋,才能表现出枝条的挺拔圆劲和富有弹性。运笔要笔笔送到,切忌挑、甩、踢、顿,避免出现钉头、楔凿,或枝大于干等毛病。用墨要前枝浓,后枝淡,适当地把空间距离拉开。(图4)
    最后谈谈露根法。老树年久,雨水冲刷,常使根部外露。土层厚者,根部外露少,如垒如拳,增加了树形的变化。生于石上、岩边者,根部不仅外露多,而且屈折盘绕,如龙如蛇,给人以特殊的美感。画树根宜用逆锋枯笔,使之具有毛辣苍劲之趣。(图5)

点叶法
      
    中国山水画家根据自然界种种树叶的形态,并根据远看、近看、绕着看等不同角度观察所得,将二者综合、概括、提炼,形成了程式化的画树叶的方法,于是出现了“介字点”、“胡椒点”、“平头点”、“松叶点”、“藻丝点”等点叶法。这些点叶法是前辈画家聪明才智和经验的结晶,程式化的方法为后人画树提供了有利条件,但我们不能把它看得过死,除了画时要灵活运用之外,更重要的是要多到大自然中去观察、体会,创造新的表现方法。
    据不完全统计,前人创造的点叶法多达28种。尽管叶形纷繁,但从用笔上看,点叶形式不外圆、尖、横、直四种,学画者可以执筒驭繁,举一反三,如此,则点叶法不难掌握。现将常用点叶法分别列举如下:(图6)

图6-1 点叶法

图6-2 点叶法

图6-3 点叶法

图6-4 点叶法
    【属圆笔型的(1)胡椒点  为密集的圆形小点。最好用微秃的毛笔画,落笔时笔锋直摧纸面,迅速提起,有节奏地点下去。从墨色的浓淡中求得变化。
    (2)梅花点与鼠足点  由五点聚成一个小单位,其状如梅花或鼠足,然后由许多小单位交错排列而成。梅花点下笔重,收笔轻,鼠足点下笔轻,收笔重。
   (3)细于胡椒点的称怕叶点。
    (4)由三点组成一个小单位称攒三点;五点组成一个小单位的称聚五点,合而用之者称攒三聚五点。
    【属尖笔型的(1)松叶点由八、丸笔或更多的笔划,组成上仰的扇形小单位,一般由中间一笔画起,先左后右。每个小单位参差交叠构成一大片树叶,需注意浓淡的变化。
    (2)介字点与个字点叶形下垂;每个小单位形如“介”字或“个”字。可有两种画法:一种落笔轻,收笔重,画樟树、捕木等就采用这种点法;一种落笔重,收笔轻,如竹叶画法,要有参差交叠与浓淡变化。
    (3)仰头点与垂头点为上仰或下俯的弧形短线,下笔收笔都轻,中间略重。笔划之间要参差交叠;富于变化,不能整齐排列。
    (4)椿叶点用于表示羽状复叶,可由五、六片以上羽状复叶,作星形放射以组成一个单位。先画羽梗,向四周参差分布,再点羽梗两边的小叶片。
    【属横笔型的(1)平头点为水平短墨线,用侧锋卧笔画出。为了避免笔线的尖锋外露,下笔时可略带逆锋,使笔迹有钝拙之趣。笔线排列须参差不齐,并有墨的变化。
    (2)大混点与小混点为椭圆形墨点,用笔与平头点相同,只是笔头含水要多,落笔纸上稍作停留,使产生自然的墨晕。点形肥大的为大混点,略小的为小混点,常用以表现雨中揪密的树叶。宜用羊毫笔画,笔头上蓄水多些。
    【属直笔型的(1)垂叶点为垂直短线。画时注意藏锋,注意排列须参差不齐,墨色要有变化。
    (2)尖头点比垂叶点短,用墨上轻下重,常用以点苔。
    (3)垂丝点比垂叶点长,落笔上重下轻,可参以颤笔、枯笔,使之虚灵有致。其他还有种种变法,如混点一般是水平排列的,但也可竖直排列,称为“直笔混点”;而梧桐点,则是小混点按个字点的排列方法组成;画水草可用垂叶点作较整齐的横行排列,用笔上轻下重,也可用垂头点侧成斜式作横行排列,下笔重,收笔轻。总之,任何表现方法都是画家从艺术实践中探索出来的,学画者要尊重前人的创造,但不要受陈法的拘禁,只有推陈出新,才能有所创造。
夹叶法
      
    懂得点叶法的组织排列规律,再学夹叶法就比较容易了,因为有一些点叶如用双钩法画出,就是夹叶。但夹叶法仍有它自身的规律、虽然名目繁多,但是,归纳起来不外乎两大类型。
    【属尖笔型的这类夹叶的画法,是根据各种树叶的形状特征,把它变化为简单几何图形如三角形、圆形、菱形及这几种形状的组合,具有象征意味,有浓厚的装饰风格。
    【写实型】即按自然界中,某些树叶的形状,如实地勾勒描绘矽瞩梧桐叶、槐叶、棕叶等。
    画夹叶,勾线要灵活,要有层次,力戒平板呆滞。应根据画面的不同风格,或粗,或细,或巧,或拙,要与整个画风协调一致。
    夹叶法在写意山水中多敷淡彩,在工整的山水画中常填重彩。重彩设色要注意把颜色点在勾线中间的空白处,不要把墨线盖掉,重色填好后,再用淡色在未填到的空隙处染一染,使色彩连成一片,不至有破碎之感。夹叶设色常用石青、石绿、藤黄、袜砂、储石等,可根据季节与气候的不同选用。(图7)

图7-1 夹叶法

图7-2 夹叶法




【中国画论坛】 http://www.zghlt.com 国画家的交流园地 墨渖淋漓生气韵,不似之似妙通神。















石 法
      
    古人画石起手有“石分三面”之说。所谓“三面”无非是说,画石开始勾勒轮廓,就要分出它的阴阳向背,凹深凸浅的基本形态,即是要表现出它的体积来。石的体积,不仅依靠它的纹理去表现,尚依赖于笔线的运用,即使只有一笔也要表示出它是立体的东西,即受光的阳面的轮廓线可细些轻些,背光的阴面要粗些重些。
    画石不仅要具有形似,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出石质和骨气。因此,用笔宜重,运腕要活,从笔线的顿挫转折中,不仅要表现其坚硬之质,而且要画出石的“磊落雄壮,苍硬顽涩”(《山水纯》)的气概。王概说:“石乃天地之骨,而气亦寓焉。无气之石,则为顽石犹无气之骨,则为朽骨。”这话是有道理的,画石特别要讲究“骨法用笔”。用墨须有变化,从干湿浓淡中表现出有的体面和石与石之间的层次空间。
    画石可根据不同石质,选用种种皴法。但披笔宜下部多,上部少。因下部为阴暗处,披多则暗;上部为受光处,皴少则亮。
    画群石亦如画树,须穿插有致。树木的穿插在于枝柯交错,石的穿插在于大小高低。画群石必须大间小,小间大,高低参差,聚散得宜,或间以土坡,或立于水上,变化多姿,在形式上才具有美感。(图10)

图10-1 石法

图10-2 石法
画 山 法
      
    画山起手先勾勒轮廓脉络,古人谓之“开嶂勾锁”。要把一·座山的正、侧、欹、斜、起伏转折、连绵走向,一一表示出来。但又不是琐碎的堆砌,而是从整体着眼,表现出气势,故唐岱《绘事发微》说:“画山在得体势”。山的大势既定,再沿脉络皴擦点染,才能连气贯脉,有质有韵。
    山有各种名目,按荆浩的说法:“平夷顶尖者巅,峭峻相连者岭,有穴者岫,峭壁者崖,
悬石者岩,形圆者峦,路通者川,两山夹道,名为壑也;两山夹水,名为涧也:似巅而高者,名为陵也;极目而平者,名为坂(斜坡)也。”(《山水诀》)山的形体既然如此之多,当然不是一幅画能包括进去,须根据构图的需要选用。
    一幅画不管包含哪些形体的山,都是从主峰画起。“主者,众山中高而大也。”(《山水纯》)主峰已定,然后才依次画近、远、大、小等客体山;或拱卫于周围,或揖让于侧面,或呼应于远处,以主峰为中心,使群山连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,气脉相通,缺一不可。画群山一忌“群龙无首”,零碎涣散;二忌“喧宾夺主”,主客不分。(图11)

图11 山法
画 坡 法
      
    画坡须分土、石。土坡质松软,宜用披麻皴,坡面作六十度以内的倾斜状,坡脚与水相接,或形成路径。石坡,坡面如削平,留为空白,坡侧方用填密的勾皴,为了表现坚梗的石质,用小斧劈之类的皴法为宜,以表现出坡壁经风雨剥浊所出现的纹理。画山水常有土、石相间者,在平缓的披麻皴土坡中,夹以数块突兀赠峻的斧皴劈怪石,平中有奇,提神醒目;在陡峭的山岩间,插一二块平缓的土坡,奇中有平,以横破竖,使画面更具丰富的变化。(图12)

图12-1 坡法

图12-2 坡法
远 山 、沙 滩 法
      
    远山以及江边沙岸与水中浅洲,均宜用没骨法画出,使用羊毫笔较妥当。其法是将笔洗净,饱含清水,笔尖蘸上墨水,在画盘上揉两下,看看墨色浓度是否适合。画远山,笔尖向上,卧笔点拓,一般不再重笔,使墨色自然晕化,山顶较浓,向下逐渐淡去,自然隐没在云气之中。远山墨色的浓淡要与近山相适应,如同时画几座远山,要注意墨色的变化,或近浓远淡,或近淡远浓,总之要表现出层次、距离来,切忌平列如“竖指”。画沙滩的方法与远山同,只是用笔改为卧笔横拖即可。(图13)

图13 远山与沙滩

图14 岩根
山 根 、路 径 法
        
    画山根要屈曲多变。土质山坡的坡脚多呈横列的锐角,必须参差不齐,犬牙交错,渐远渐小,方能有幽深之情趣。石质的岩根,其下常多岩上坠落的石头,可借这些石头的不同形态,不同位置,以表现岩根的曲折变化:有的峭壁,直插水中,也可借水的回环曲折,以加强岩根的变化。总之,画山根切忌平板光滑(图14)
    路径也有土、石之分。土路只在皴染中留出一线空白,不必勾出路形。石径则依其设置的位置作不同表现:石路同石坡的表现方法,路面留为空白,路边凌空的一面作出勾皴,或没入水中,或连接山岩,与画石壁的方法一样;坡路可用石级表示,画石级的笔线要有变化,不能刻板如格子,画路径总的原则是宜曲不宜直,宜虚不宜实,委委曲曲,时隐时现,使有“曲径通幽”之趣。如果直如死蛇,曲如锯齿,一览无遗,多美的画面也会被它破坏掉,可见路径虽小,不可不慎。















点 苔 法
    山水画中的点苔,是表示山石缝隙中的杂草,和山间、溪畔的灌木丛,以及远山上隐约可见的树木。点苔的形状,不外圆点、平点、竖点三种,大概与点叶法中的胡椒点,平头点与尖头点相似。
    点苔用笔要轻灵,古人形容为“如蜻蜓点水”,在纸上轻轻一啄,迅速提起。用墨要富于变化,苔点密集的地方要浓浓淡淡,苍苍茫茫,表现出丰富的笔墨内容。用以提神的苔点要浓如墨漆,黄宾虹常以焦墨、宿墨点出,使全幅画神彩倍增。
    点苔要审时度势,切不可轻率下笔。一是要审度一幅画该不该点。有的画勾与皴都十分精到,全幅神完气足,不着一点苔,更觉得清灵纯净,神韵悠然。有的画苔点密集,铺夭盖地,有的画家甚至“以点代皴”倍觉勃郁苍茫,一片生机。一幅画点苔好,还是不点苔好,点多好,还是点少好,这都要认真考虑。二是要置陈布势,对苔点作出全面安排,切忌东点西擢,胸无成竹。“意在笔先”的原则要贯串到作画的每个环节,点苔也不例外。点苔分布一要聚散得宜,二要气脉连贯。何处该聚,何处该散,气脉怎样连贯,要事先有个周密的计划。有的沿山势脉络落笔点去,有起有伏,有曲有折,势若游龙,这样点苔能增强画面的气势;有的于山石重叠处,或于峰峦交接处,层层加点,以此增加景色的苍茫幽深。所以古人说,恰当的点苔如“美女赞花”,益增妩媚。当然,反过来说,不恰当的点苔则有如“佛头着粪”令人可憎了。(图16)
    点苔的时机可在着色之前,也可在着色之后,可根据画的意图而定。未着色时点苔,则点与皴相结合,笔墨之迹交融,易产生淋漓浑化的效果;着色后点苔,则纸面为水色胶结,着色处变为熟纸,墨色不能渗入,这时如用浓墨点苔,更能收提神醒目的作用。

图16-1 点苔

图16-2 点苔
云 水 法
画 云 法
    宋代郭熙在《林泉高致》中说:山“以烟云为神彩,得烟云而秀媚”又说:“山无烟云,如春无草”。可见在山水画中,烟云常是不可少的。云的作用,大致可从两方面说明:一是“通气”。一幅山水画,着墨的部分以山为主,要注意脉络连贯;空白的部分则“以云为总”(《山水纯》),也要注意气脉的相通。这样的画,才能气韵生动,具有艺术魅力。二是“助势”。山是静的,云是动的,以云势助山势,则山势更加高峻峥嵘,正如郭熙所说:“山欲高,尽出之则不高,烟霞锁其腰则高矣。”从章法上说,一方面云可起到“实则虚之”的作用。“千岩万壑相凑大忙(紧密)处,乃以云闲(松散)之。苍翠插天,倏而白练横拖,层层锁断,上岭云开,髻青再露。如文家所谓‘忙里偷闲’。”另方面,云也可起“虚则实之”的作用。“山水之一丘一壑着意太闲(空)处,乃以云忙(充实)之。水尽山穷,层次斯起,陡如大海,幻作层峦。如文家所谓‘引请请客’。(清王概语)画云须掌握“计白当黑”的法则。

图1 染云法 宋.赵芾
画云之法主要有两种:
    一为勾云法。笔用中锋,墨用淡墨,画出屈曲燎绕的细线,来表现云的动态。常用短的笔线,以表示云的聚积,故短线处多层次密集才能显示出厚度来;长的笔线则甩来表现云的流动,故长线处层次宜少,才能表现出云的轻柔飘忽。画云要分出阴阳,上面为阳,也叫云头,
笔线稀少些,下面为阴,也叫云脚,笔线密集些。这样勾出的云,既有体积感,又有韵致。为了使线条画得流动而富于变化,执笔时拇指与食指可稍松,笔杆稍向右上斜,、用中指拨动笔杆,画出的线条才灵活。勾云法略带装饰风味,多用于较工整的山水画中。唐宋的大青绿山水中,常用白粉勾云、染云,青白相衬,鲜明生动;有的甚至用金粉勾云,更是金碧耀映,鲜艳夺目。图(2)
图2 勾云法
    二为染云法,又称烘云法。不勾出云纹,用水墨烘染出云块,常用以表现浑厚的凝云和云海,迷蒙浩荡,幽深莫测。染云法,一要注意云块的形态美,可用淡铅笔顺山峰林木之势轻轻勾出云的形态,一幅画中云块的大小、势动、形态,要相互呼应,在变化中连成一气,切不可涣散零乱。二要注意水分的掌握,初学者可由淡渐浓,层层染出;技巧熟练之后,方可浓淡兼施,一气呵成。烘染中,既不能留下累累笔痕,也不能不讲笔法,涂成一片死墨。困此,常要保持纸面的一定湿度,要讲究用笔的层次。在青绿山水中,也有用白粉行染云法的,其手法与水墨烘云法相同。(图1)
    古人画云,不仅止于画出云(有积云、流云、云雾、云海、云瀑之分)的形似,而且要求表现出不同气候条件下云的意态。如韩拙在《山水纯》中所说:“春云如自鹤,其体闲逸和而舒畅也;夏云如奇峰,其势阴郁,浓淡暖魂而无定也,秋云如轻浪飘零,或若兜罗之状,廓静而清明;冬云澄墨惨翳,亦其玄溟之色,昏寒而深重”。古人对大自然的观察体验何等细致深刻。我们要画好云,还得要从“师造化”上下功夫。
画 水 法
    早在唐代,画水的技法,就已有突出成就。明末周亮工《书影》中载:“予两过赵州柏林寺,见吴道子画水,在佛殿后梁短墙。波涛凶涌,翻澜骇沫,仰视之目为之眩。”据传说,吴道子画的水,人们在夜里能听到它奔流澎湃的声音,这当然不可信但是那惊涛骇浪能使观者“目为之眩”,却不能不说是高超的技法。其后,晚唐孙位,北宋孙知微都以画水著名。南宋马远作《水图》(图3)十二幅,有《层波叠浪》、《长江万顷》、《黄河逆流》、《湖光潋艳》、《寒塘清浅》、《秋水回波》、《云生苍海》、《云舒浪卷》、《洞庭风细》、《晓日烘山》、《细浪漂漂》等,生动地描写出水的不同变化,可谓集画水法之大成。为后世画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
    山水画中,水的地位是重要的,故郭熙说:“山以水为血脉,故山得水而活。”“无水则不媚”。一幅画中,山是静的,水是动的,一静一动,相得益彰,画面上生动的气韵就出来了,所以说“山得水而活”。两山交按处太紧,画一泉水以“破”之;山恋林木太实,借一片广水以开之。虚实得体,画面才有艺术感染力,所以说“无水则不媚”。

图3-1 水图 宋.马远

图3-2 水图 宋.马远
    画水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勾水、染水、喻水三种。
    【勾水】多用淡墨顺锋勾勒水纹,正坐悬腕,顺水流方向画线,行笔要灵活、轻巧、爽利,切忌板、刻、结、滞。勾纹根据水的不同形状造型。
    【染水】不画水纹用淡墨或颜色染出水的质感,也可表现岸上物象的倒影。染水要浓淡得宜,干净利落,一次染成,才能表现出水的鲜活明净,切忌不分轻重反复涂抹,画成死水~
    【喻水】既不勾,也不染,借画面白纸以代水。通过山势的走向与坡岸的曲折,使人感觉水之存在不言而喻。或借与水有关之物,如点缀以舟、桥、渔、获等物,则水之存在就更明显了。

    水的种类虽多,但概言之不过是要表现出缓、急。浅、深等性态而已。学习者只要掌握其基本特点,相应地采用不同的运笔节奏,缓者以徐笔出之,急者以迅笔勾画,自能表现出水的生动意态。现将山水画中常见的几种水的画法,简述如下:
    【泉瀑】泉与瀑都是自上垂直泻下的水流,水势则瀑大而泉小,瀑猛而泉弱。在画法上二者大体相似,主要表示水流的冲激力量。故宜用中锋勾勒,行笔迅猛,水头的笔线要圆劲爽利,才能显出水的势头,水脚笔线渐次隐没,以淡墨微染,表示出冲激中产生的水雾。现代有的山水画家,画瀑布也有用侧锋战笔的,表现冲激中水沫飞溅的瀑布,别有情趣,说明表现技法是在不断发展的。
    画泉瀑,一要注意水源,必须考虑上面的山巅是否能有此水流泻下。源头深远者,流量大;源头浅者,流量小。切忌水头直抵山顶而悬泉百尺,那是不合情理的。
    二要注意水口分泉。泉瀑坠落处名日水口。水口处常有乱石散置,水流分开,从石中激漱泻下,形态极为多样。因此,画水口要注意变化,层次的高低,水流的宽窄,笔线的繁倚,都不能雷同,必须“乱而不乱,齐而不齐”,方为得宜。
    三要注意泉瀑的造型须有变化。过长的,中间常用云或石、树遮断,以破除呆板,古人称为“流云断泉法”、“垂石断泉法”。几条水流同时泻下的泉瀑,或有几个层次的叠泉,长短、阔狭,不能相同,避免刻板。(图4)

图4-1 水口法 宋.李唐

图4-2 水口法 张大千

图4-3 排列法 明.唐寅

图4-4 断泉法 明.卞文瑜
    【江河湖海】在自然界中,根据水域的大小,有溪流、江河、湖、海等区别,但就水的形态而言,不外静水、微波、激流、巨浪几种,其画法如下:
    静水,用淡墨中锋从左向右画出的细线,运腕要灵活,笔线须虚实枫间,疏密有致,参差多变,切忌直板。近处水纹较密,越远越疏。近代画静水多用染水法,颇能表现明净澄彻的水态。
    微波,水面成鱼鳞纹,亦称网巾水。画时笔杆向右微倾,线条自左向右平拖,运用中指有规律地拔动,使笔线上下屈曲,画出自然流利的水纹,以之表现江湖上的微风吹拂,水波荡漾的意境。画波纹须近大远小,再远就不见波纹了,古人说“远水无波”。(图5)

图5 微波 陆俨少

图6 激流 陆俨少
    激流,江水东流,由于河床中的暗礁巨石,常激起回纹、漩涡,泛起浪花,涌出水沫。画激流应中锋悬腕,以激动的韵律,屈曲回环地勾出水纹,水纹应略有倾斜,方能表现出一泻千里的水势。泛起浪花处用爪形短线翻起,漩涡处用螺纹线圈表示。水纹的组织要注意疏密聚散,活波生动。(图6)
    巨浪,江河湖海的水深风急之处,常掀起巨浪。巨浪大约可表现为三种形态:一为浪涌,先用明显的孤线勾出波峰,然后用更淡的笔线被出波谷,依次重叠如鱼鳞状。二为浪花,两波相碰激起浪花,浪头破碎处,用连续屈曲参差不齐的短弧线表示。三为狂涛,浪头卷趄,飞沫四溅,汹涌澎湃,惊心动魄。画狂涛要有激情,节奏迅疾,运笔劲健,方能表现其气势。(图7)
图7 巨浪 宋.赵芾















点 景 法
    山水画中,除了峰峦、林木、云水等庞大的景物以外,常常还要画一些房舍、舟桥、人畜以及鸟兽等物,以穿插点缀其间,丰富画面,增加情趣,此类统称为点景。点景不外两类:一类是房屋、舟、桥等人工建造的东西(图1);二类是人(图2)、禽畜、鸟兽等(图3)。画点景景物要注意的是:
    一、要合乎情理。即是说景物设置要符合客观实际,不能随心所欲。所以王维的《画学秘诀》说:“环抱处僧舍可安,水陆边人家可置”,它说明古人对景物设置是慎重的。我们画写生画,当然不存在安置不合理的问题,但搞创作却必须注意了。
    二、与全画协调统一。画工笔山水,点景也要工细,如古代青绿山水中的亭台房舍,常用工整的界画(用界笔直尺画线的技法)画成。画写意山水,点景也应粗放,如黄宾虹的山水画中,房舍舟桥等物均以不经意之笔勾出,往往敬斜倾倒,不求形似,但却别有情趣,与全画的风格协调统一。
    三、宜简不宜繁。这有两层意思:一是山水画毕竟是以大山大水为主,点景不宜多,以免喧宾夺主。古人说:“欲收远景,须筑层楼”。在连绵的山巅与茂密的林木中,设置一亭一屋或点缀以旅人游客,能收画龙点睛之妙。石涛山水画中的人物、禽乌,黄宾虹山水画中的房舍,常有破结醒目的作用。二是点景的物象造型要简,房屋、舟、桥只须勾出大致轮廓,人、盲、鸟、兽着重表现其动态神情。特别是点景人物,“必须无目而若视,无耳而若听,旁见侧出,于一笔两笔之间,删繁就简,天趣宛然。”(王概语)可见山水画的点景人物虽简,而要求却高,初学者必须掌握素描速写的基本功,才能表现其动态神情。
    四、宜藏不宜露。韩拙《山水纯》说:“楼屋相望,须当映带于山崦林木之间,不可一一出露,恐类于图经。”这是画点景物象的原则。故画渔船常借芦获隐去一半,画泊舟只画桅椅,画远船只画帆,甚至画人也不必全露,使意境益见空灵。

图1-1 建筑

图1-2 建筑

图2 人物

图3 禽鸟
题 款 、钤 印 法
    中国画家在完成一幅画以后,还要在画面上题款、铃印(盖章),这样,这幅作品才算最后完成。题款,包括诗文和书法两种艺术,合起来就是诗、书、画、印四种艺术,它们各有其特点,互相配合,形成一件完整的艺术品。所以题款与铃印不能不讲究。
题 款 的 内 容
    题款的内容可长可短,但必须与绘画内容有关联。
    1.最短的只写作画的时间和作者姓名,也可写上作画的地点,这是一幅画中必不可少的。
    2.可以写一个题比如石涛的《临风长啸》款为“双清阁之图。大涤子若极写。”
    3.可以写两句诗或一首诗,如潘天寿《江州夜泊图》,款为“飞帆如叶驾轻舟,千里江程》日收。莫问浸阳旧司马,明宵灯下抵瓜州。甲午秋,天寿。”
        4.可以写一句话或几句话,如王原祁《仿古山水图册》,款为“人家在仙掌,云气欲生衣。用松雪法写家右丞诗意。”(图1)

图1 题款













题 款  位 置
    清孔衍拭《画诀》说:“画上题款,各有定位,非可冒昧,盖补画之空处也。如左有高山,右边宜虚,款即在右。右边亦然,不可侵画位。”这段话提出了题款位置选择上的两条原则:一是补空,使题款与画迹相呼应,起平衡作用,以补画面的不足;二是不能侵画位,山水画讲气势、势之所趋,虽有空白也不能题款,以免造成堵塞,影响气脉的通畅。至于有的画布局上已经形完意足,也就不必再加题款画蛇添足,只署名于不碍之处即可。清高秉在《指头画说》中总结了一条题款经验:“倪迂(赞)、文(征明)、董(其昌),多有自题数十百言者,皆于作画时,预存题跋地位故也。”他是说古代名家在绘画构图时,就已经把题款的位置考虑进去了,所以款字虽多,却能与画迹相得益彰,使画面增辉。可见“预存题跋地位”是十分重要的经验。(图2)
各 种 款 式

    1.从题款内容上看,只简单的写上年月姓名的叫“穷款”;题写长篇大论的叫“长款”,只题诗文与作者姓的,叫“单款”;在单款之外,还写明画是送给某人的,叫“双款”。在双款中,写受画者名字、称谓那部分叫“上款”;写作者姓名的部分叫“下款”。
    【上款】 除书写受画者名字、称谓之外,为了表示作者的谦逊、常常在受画者前加上“写赠”、“画请”、“以应”、“画似”等字样,在受画者后常加上“雅属”、“指正”、“斧正”、“清鉴”、“补壁”、“博笑”等字样。如有标题或诗文跋语,一般放在受画者名字之前。如明代赵左《溪山无尽图》,款为:“溪山无尽。万历四十年岁在王子腊月之望,写赠五鹿先生还朝。华亭赵左。”(图3)又如清查士标《仿云林雨山图》,款为“长日焚香静掩关,鸣泉隔屋送潺潺,小窗笔墨余情在,写得云林雨后山。癸亥中秋画似克老道兄清鉴。查士标。”(图4)
    【下款】除作者姓名外,常在名后写“画”、“写”等字。如果画风粗放,可写“写意”、“泼墨”等字。过去文人画家还写上“戏墨”以自诩,现在一般已不用了。在作者前面还可冠以籍贯,如上文“华亭赵左”,华亭是赵左的故乡。至于作画的时间、地点,可以写在受画者前,也可以写在作者署名之后。
    还须谈一点,是关于年月的写法。我国传统习惯是用甲子纪年,现在又通行公历纪年,所以现在题款上两种纪年都在用。
    2.从题款形式上看,一般有横题式与直题式两种,要根据画面的布局而定。字体如用篆、隶、正楷,则要齐头齐脚;如用行草,可齐头不齐脚。书写年月姓名的字要略低于词句,字体也略小于词句。当然,这些也不是绝对的,根据需要也可伸缩变化,但要有利于画面的协调完美。
    此外,题款字体的形式,要与作品风格相适应,工笔画不能用狂草,大写意也不能用正楷。画风清丽的,书法也应秀丽;画风古朴的,书法也应质朴;画风大气磅磅的,书法也应雄健奔放,方能配合协调。

图3 明.赵左款


图5-1 明.王绂(名号章)

图4 清.查士标款
钤 印
    盖图章,是完成一幅画的最后一道工序。我国传统习惯常用盖图章来表示明守信约与郑重负责。画上铃印,除了表示这种作品为某人所画的标志以外,还具有审美价值。在白底的纸上,黑色的画迹中,盖上一方深红色的精美印章,能够使画面相映生辉。所以中国画家常拥有各种印章。让它们在画面上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。
    常用印章有:
    1.名号章。一般用两方配合使用,是画面上必不可少的。一方刻姓名,一方刻字号;或一方刻姓,一方刻名字。一方刻朱文,一方刻白文。用时,朱文红色轻,用在上边;白文红重,放在下边。印章大小约等于题字,或略小于题字。盖章的位置,如署名下空白多,就盖在下边,如署名下空白少,可盖在字迹左右。两方章的距离,约等于一至二个图章的位置,不可拉得太开,或挤得太拢。(图5-1)
    2.压角章,亦称画角章。可根据画面需要,用在画的左下或右下角。压角章比名号章大,多为方形或长方形,朱白文不论。内容可以是格言、警句,统称闲章,如“师造化”、“得山水趣”、“江山如此多娇”等。也可以用斋馆名,称为斋馆章,如文征明的“真赏斋”、石涛的“大涤草堂”等。(图5-2)
    3.引首章。多为长方形,也有作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。根据画面的需要,用于题款开头二三字的右侧,故称引首。内容与压角章相似。(图5-3)





QQ|站点统计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官庄论坛 ( 皖ICP备12011772号 )

GMT+8, 2024-5-6 04:32 , Processed in 0.064975 second(s), 1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