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庄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2215|回复: 9

官庄余氏祖——元代余总辖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2-11-5 01:15:1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金紫山 于 2012-11-5 01:34 编辑

   



38151814201003302105573406214593643_000_640.jpg
这就是岳西余氏后人俗称做来榜“余汤”的地方。是余家老坟山。这里就安眠着元代余总辖(当时军中官职)。他被我们后人以他军职务,称为总辖公。这是他的墓前,如今山清水秀。大浪涛沙也淘不去为国捐躯者的万古的峥嵘


      
38151814201003301931283244930403565_000_640.jpg





38151814201003302007532363644937175_000_640.jpg





0201003282009581050309077312_000_640.jpg







0201003282017083708724128564_000_640.jpg





       岳西 当年是不毛之地,更没有余姓。

       宋代时候,一个叫余四十的,世居江西饶州,官位为总辖,专司捕盗,后来起兵抗元, 与元宣将军 齐秉节战于黄州,因援绝立孤而战败被斩于阵。
      余总辖,  为宋室尽忠而殁。余总辖,为宋代朝廷命官,但是在宋末元初,天下大乱之季,为了百姓的安宁 ,为了江山社稷起兵抗元,但是难挽狂澜,最终为宋室尽忠而殁。并且被满门、被追杀。
      余总辖有子六人:名为真一、真二、真三、真四、真五、真六。
      兄弟六人为逃避元军杀害,负父亲骨骸迁到 大别山 深山隐居,将父亲骨骸安葬在今岳西县来榜,上清羊角河余河虎形山。
      兄弟六人为逃避元军杀害, 从此大别山深山隐居, 在今天来榜,上清羊角河余河虎形山擗茅建舍,择河而居。
      当年 荆棘丛生,蛮荒已极,未有寸土生稼穑,未有杯水饮畜禽 。
      我们的余家先人学愚公移山之精神,率子孙力行叩石垦壤之举措,运土于丘陵,以成家园。
      担石至河涧,以造灌渠。
      我们的余家 先人与百兽同出山林, 入社会之遗角, 保存自然之原状。
      山中无甲子,岁月不知年,但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寒暑易节。
      斗换星移, 余总辖后人方立余氏基业于不朽,方传余氏后人于无穷。
      又由大别山走出好男儿无数。
      余总辖儿子,六人以来榜余河为中心,向四周辐射迁徙,各奔东西立家创业。
      真一公后裔迁至和湖北接壤的罗源山西定居;真一公仍葬今岳西西河,后裔发展到湖北罗田大冶等地;真二公居潜山槎水地区;真三公居霍山县;真四公居今潜山县城南;真五公移居太湖县银河;真六公仍居今岳西县上清河余河。
      就这样余姓在安徽 蔓延开来,余四十为迁潜始祖。

为什么 黄州守将余总辖 背叛了元朝?
       “余总辖”军中是官职。名字为余四十。是宋末元初之人,在 宋朝为官,蒙古人打到中原,灭宋开始了元代。
       但是客观的说,蒙古人启用了我们的余家人,安排余四十为 黄州 守将,官为 :总辖 。所以人称余总辖。   但是,蒙古人 开创的元代这个政权保留了大量的蒙古落后旧制,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,使元代的社会矛盾愈益激化。民不聊生,我们余总辖大义凛然起兵伐元.........。
       史书上记载:蒙古人正因为四处的叛乱引起 对汉人的猜忌,于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如废除汉人诸侯的世袭制度,削弱这些家族的军权,在地方上实行军民分治等等,一方面以加强集权,另一方面则可严密对汉人的防范。此外,又在各级政权中引用色目人分掌事权,使与汉人官僚相互牵制。  同时 但是对人民的赋役剥削限制在一定的数额之内,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措施,如立司农司、垦荒屯田、兴修水利、限制抑良为奴等。
      今天回过头看来,当年 可以说  余氏先人的鲜的血让元朝蒙古统治者放慢了对人民的压迫与摧残。注意防范的同时注意民生。
       但是,当时旺族的余氏家族,自此 也走向了阶段性的破落。
       谋反,在封建王朝 要株灭九族,满门抄斩。
       余总辖的6个儿子为了躲避当时强大蒙古统治者追杀,负父尸骨,在大别山深山安葬了余总辖,在大山里躲了起来,苟且偷生,繁衍后代。




发表于 2012-11-5 06:40:03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余氏原来还有这样一段故事啊!
发表于 2012-11-5 09:18:10 | 显示全部楼层
官庄的余氏后裔们阅读收藏。
发表于 2012-11-5 09:28:23 | 显示全部楼层
{:soso_e179:}这篇图片、文字一起编辑的不错哦。{:soso_e100:}
发表于 2012-11-5 09:36:03 | 显示全部楼层
知根朔源,很有必要为之宣传。长见识了。
发表于 2012-11-6 19:30:23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红楼听雨 于 2014-5-15 13:14 编辑

      墓碑上的这幅对联气势恢宏,内蕴浑厚,语工意切,谁做的?但描述总辖公及其后人生平的一段文字读起来很不顺畅,表述不清,文意欠连贯,不能代表余氏后裔的水平,建议修改或重著。
发表于 2012-11-7 12:50:37 | 显示全部楼层
{:soso_e179:}
发表于 2012-11-7 16:14:28 | 显示全部楼层
图2的对联贴反了,谁贴的?

点评

观察细微!  发表于 2012-11-8 22:23
发表于 2012-11-8 21:53:14 | 显示全部楼层
是贴反了。正规的贴法是尾字仄声的为上句,贴右边;尾字平声的为下句,贴左边。你们姓余的不是人才济济吗!
发表于 2012-11-8 22:24:36 | 显示全部楼层
砧衣细妹 发表于 2012-11-8 21:53
是贴反了。正规的贴法是尾字仄声的为上句,贴右边;尾字平声的为下句,贴左边。你们姓余的不是人才济济吗!

估计不是余氏家族人贴滴!

QQ|站点统计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官庄论坛 ( 皖ICP备12011772号 )

GMT+8, 2024-4-29 08:38 , Processed in 0.066249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